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37|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s_horizon | HIFI产品研发的分摊是惊人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24 13: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很多烧友可能对成本计算没有很强的概念,总是一直看重最基本的生产成本(材料,组装,焊接,包括等),忽略一些隐性的成本,比如库存,人员参与,质检,销售等各个方面。


这其中还有有一个成本,可能很多烧友是忽略的,特别是在高档产品当中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研发。众所周知,要做出独一无二的功能与声音,一定要投入大量的研发,音响电子本身是电子行业,而且高端音响电子的要求至少是电子行业中的高档水平。所以研发的音频工程师在行业当中也是中高档的工资水平,特别是能做高档音响产品的研发工程师,工资肯定不低的。


现在音响行业的产品,有几种方式,一种是抄原厂芯片,开发板改改,这种研发工作量最小,结合产品化过程,可能几个月就能出一款产品。这一类一般偏向于HIFI行业中低端或入门产品为主。还有一类就是高档,高档的一般核心的技术都需要自研,一个产品周期至少按年算,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独一无二的产品。




比如享声在研发X86 APP移动播放解码耳放一体机MR2时,两位工程师投入了四年,享声在研发M1pro全新的移动FPGA平台架构时,五位工程师投入了二年多。


所以,这类产品的研发成本,基本都在200万起步。哪怕像DAM1这种,高级工程师只需要两位,但是高强度三年多的研发,7板大PCB,也都要近200W的直接研发投入。


而且这些并不包括我们所说的前期已经成熟的配套和投入,比如测试仪器,空间等都没有计算任何使用成本和损耗。




这种投入的成本,在整个HIFI中高端产品来说,并不高。我知道有些厂家投入更是高达大几百万或更多,实际并不奇怪。享声因为在南京,可能成本还低一些。但是为何今天要写出来呢?是因为现在研发成本成为了产品定价的最大影响因素


比如,享声MR2的全球销售量在800~1200台左右,200多万的研发分摊算在MR2上,那一台直接研发分摊近3000元。事实上,MR2因为价高,要卖4~5年才能卖到1K左右的量,通常情况下只按三年算,所以要分摊更更多,所以导致MR2的售价高达近2万元




现在D1X也在使用这块主板的研发基础再开发,假如D1X的销量在也是类似,那MR2的售价会明显下降,这也是MR2最近价格下降的原因


现在整个行业,高端产品的销量都不大的情况下,高昂的研发成本,以及定制的特别生产模具成了为产品定价的重要参考因素


作为一个以研发见长的音响企业,确实深受此困惑,有很多的技术无法量产,或者有些行业的重点问题需要突破,但至今无人问津。最近几年,高端HIFI市场为何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不多,更多的是换壳,换芯片,加功能为主,主要还是受HIFI高端销量有限,大研发成本太高的原因所致


比如为何现在高端的前级产品几乎消失?包括高性能功放更新都越来越少?都是类似原因




写这个文章出来,仅仅是跟音响发烧友或深度音乐爱好者沟通,在高端产品的隐形成本是什么?如果大家只看材料,就定价,那我相信这行将会杀鸡取卵,抄公版,抄样板,少投入深度研发,少点创新,多堆些材料,多堆芯片,赚些材料差价就卖,是不是各方都皆大欢喜?甚致因此还笑话那些因为创新,导致产品价格高的音响企业!


这样下去,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



2
发表于 2024-6-24 15: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主要是销量不大,如果到一万的销量,分摊到每台的成本就低很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6-24 1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每次我看到按芯片算价格的,都想问:你干嘛不买个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6-24 16: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都这么聊了,那干脆把mr2的研发,制造,营销,利润都讲讲呗。
是不是定价20000,出厂价给代理12000,研发分摊3000,制造成本3000,税2000,管理成本分摊2000,营销费用2000,零利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6-24 16: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本帖最后由 dongzhuoliu2 于 2024-6-24 16:55 编辑

给非公版方案而是自研的厂商点赞。
其实区分起来很容易,发新品的速度,产品的功能和形态是不是与众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6-24 17: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win系统研发确实还是可以的,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6-24 17: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ackylzf 于 2024-6-24 17:17 编辑

现在家家都说芯片自研,关键是你所谓的HIFI产品技术力研发成本到底体现在哪??

打个比方  你说你一款新设备核心硬件研发耗费了上千万成本 但是最终成品听着跟9038PRO套装也没什么区别 那对于烧友来说你这个研发成本就等于0

你所谓的研发成本 必须是建立在与目前市场产品的差异化上面  你花了几千万研发  然后别人家做不到  就你做到了  而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那这样的研发成本才有意义

消费者去购买的时候才会去考虑为你的研发成本买单



否则两款同样档次的设备  一家用的成品芯片模板   你用自研的   你的价格是3倍   听感大差不差   必然没人愿意给你买单  毕竟消费者又没叫您去研发这个。。。



当然HIFI市场与其他科技产业不同点在于 HIFI无法真正的去客观量化 吹NB和枪文可以很大程度上左右消费者的判断  ,不像别的科技产业 你去跑个分 测个帧率 那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你低端显卡吹破大天也没有用 帧数在那摆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6-24 1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扬智于老师 发表于 2024-6-24 16:51
都这么聊了,那干脆把mr2的研发,制造,营销,利润都讲讲呗。
是不是定价20000,出厂价给代理12000,研发分摊 ...

好像有点道理,又好像哪里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6-24 17: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dongzhuoliu2 发表于 2024-6-24 16:54
给非公版方案而是自研的厂商点赞。
其实区分起来很容易,发新品的速度,产品的功能和形态是不是与众不同。 ...

买手机的时候您会选择大厂公版骁龙方案


买电脑时候认准大厂INTEL公版方案


买显卡时候认准大厂英伟达公版方案


咋买HIFI时候就突然给自研点赞了? 专业大厂公版方案不香了呢? 难道这个赛道小厂自研的总比大厂公版的方案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6-24 17: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jackylzf 发表于 2024-6-24 17:14
现在家家都说芯片自研,关键是你所谓的HIFI产品技术力研发成本到底体现在哪??

打个比方  你说你一款新 ...

说的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6-24 17: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所以dam1 X还是cs43198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6-24 1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扬智于老师 发表于 2024-6-24 16:51
都这么聊了,那干脆把mr2的研发,制造,营销,利润都讲讲呗。
是不是定价20000,出厂价给代理12000,研发分摊 ...

零利润可还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6-24 1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忽悠接着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6-24 18: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jackylzf 发表于 2024-6-24 17:14
现在家家都说芯片自研,关键是你所谓的HIFI产品技术力研发成本到底体现在哪??

打个比方  你说你一款新 ...

可见HiFi品牌最大成本是风险成本,其次就是教育市场成本。不过享声近几年确实是踏踏实实在做研发,软文也不多,老板喜欢亲自下场我蛮佩服的,虽然声音是我不太喜欢的风格,可总比几个“老师”带货的品牌还是靠谱一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6-24 1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扬智于老师 发表于 2024-6-24 16:51
都这么聊了,那干脆把mr2的研发,制造,营销,利润都讲讲呗。
是不是定价20000,出厂价给代理12000,研发分摊 ...

这是商业秘密,为啥要告诉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6-24 18: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langrisser 发表于 2024-6-24 18:34
这是商业秘密,为啥要告诉你呢?

研发成本,实际销量也是商业机密。。。

既然要说,就说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6-24 20: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4-6-24 18:30
可见HiFi品牌最大成本是风险成本,其次就是教育市场成本。不过享声近几年确实是踏踏实实在做研发,软文也 ...

我并不是针对响声  我连他家产品都没用过  自然谈不上褒贬  我只是针对所谓消费者必须要为研发成本买单这个观点来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还是那句话“研发成本最终必须带来明确的差异化体验或是价格上的优势”否则这种研发根本就没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6-24 23: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梧州市
jackylzf 发表于 2024-6-24 20:16
我并不是针对响声  我连他家产品都没用过  自然谈不上褒贬  我只是针对所谓消费者必须要为研发成本买单这 ...

说得对,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6-24 23: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聊爆了吧,既然没用过,为什么会怀疑享声没有带来“研发成本最终必须带来明确的差异化体验或是价格上的优势”?当然,你可以说不是针对享声说的,所以我可以认为这是正确的废话,享声这篇文字其实也是正确的废话。产品利润cover研发成本不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么?有什么好质疑的呢,再者说很多研发并不是为了创新或超越,而是追赶罢了,毕竟很多行业专利壁垒摆在那里绕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6-24 23: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小众市场需要高利润来维持罢了,非要讲得那么玄乎还高技术高研发成本都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9 05: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