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挥家……
东德指挥家
Kurt Sanderling - 桑德林 1912-2011
- 以前没仔细对比过。这次对比了一下他的柴6。1956录音版,录音略偏高瘦好象在教堂里演奏的感觉。演奏风格有古乐风格和一种俄罗斯既兴感。比较有趣味。而1975年版,基本向西德风格靠近,四平八稳风格截然不同。
另外,比较了两版勃拉姆斯第4。录音也是离开了50年代靠后的声音宏大,整体偏严谨,但细节上有文艺范的美感飘逸味道。这点比较有趣。
- 关键是桑德林50年代的录音上有教堂大厅味,演奏上有古乐和俄罗斯跃动风格。其它以后时代的录音里有一种美妙的飘逸,这也应该源自俄罗斯,比如苏联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最典型。
- (一些泛泛的介绍都有点商业走向,很难和欣赏挂钩,看了也记不住。从直接听的效果角度,去抓住关键特征要点。即容易记住,也容易为以后选听做关键出发点。)
桑德林特色的一些理由。摘录网评:Sanderling在音乐上有他的感性,却也执拗,努力做到完美,这就造成了他的表演缺乏灵性。对比卡拉杨,后者的个人魅力和音乐理念的强势不用说了。他在排练的时候虽然要求完美,但是到了真正的演出却是放任他的乐队的,因此并不失灵性。
- 努力做到完美,是说过了50年代,进入70年代的特色。后面,排练的时候虽然要求完美,但演出的时候不刻意压制乐队,所以不失灵性。这一点也是50年代明显,70年代逐渐消失。
- 有些指挥家在演出的时候,对乐队是有动作提示的。所以指挥动作一方面是表现轻重缓急,另一方面存在针对乐队的问题重点提示。也有的指挥家都融汇在排练里,演出的时候就不管了。指挥并非故意做给观众看的,这一点相信任何指挥家都不会去考虑,不可能在这种媚俗上去分心和走这种品味。所以有的电视剧导演和演员都不懂这点,只是从自己的低角度去设想皇帝种地用金锄头。- 但是在无观众的录音室录音的时候,仔细听能听出演出效果比较完整和刻意,但令人感觉比较有卖相。这一点在流行歌的录音上也比较明显。还有就是播音专业的那种口齿走的都是这个刻意路线,但可以练的把刻意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只不过听众不去注意这点,就会把效果的严谨当作一种完美进入听者的潜意识。这就是表达艺术十分接近量子的测不准原理。在完美和灵动上只能顾一头,不可能两端都兼顾。最高级的指挥家能在乐队整体严谨的前提下,尽量往灵活通透角度去靠。比如阿巴多。但不可能像纯粹现场风格那样直接放羊,为了放任随性效果而露出配合零散的漏洞。一旦有了随意,那就进入现场模式。现场也是一种风格。演出的出发点和欣赏角度本身就是一种放松走向,所以对现场录音不能要求和挑剔完美不完美。
- 现场演出live,基本走的是演出者的即兴,并且和观众互动的路线。所以现场演出的目的主要就是互动定位。不然为什么要有排除观众的录音室录音方式。录音室录音主要就是为了出唱片,去记录最佳声音表现的走向。
- 因此现场和录音的核心价值完全是两个走向,基本不可比。如果把不同定位场景活动的非核心价值拿出来去比一维的长短,那就等于不知道核心价值何在。比较之前就已经预设了某种不可比的绝对胜利精神。
Tchaikovsky - Symphonies No. 4-6 (Academic Symphony Orchestra of the Leningrad Philharmonic / Sanderling, Mravinsky - 1956) (3CD set) - 2006 (FLAC)
0e6a19be6e7dce6b6a515f60d48a12f31a2af883
Tchaikovsky - Symphony №6 "Pathetic" (K.Sanderling) - 1979, LP [24/96]
1e42ac7e785fd304860001fc6f1609df4429ea4a
Brahms - Complete Symphonies (Kurt Sanderling) - 1992, (4CD) FLAC
7a8f1085d57b43b541a4e956ec3052698d682a90
Bruckner - Symphony No.3, Mahler -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Shostakovich - Vocal cycle - 1968 (2CD) FLAC
777d61790a050075e64d1b7b4f3a4791872033af
Mahler - Symphony 9 (Kurt Sanderling, 1979) - 2001, FLAC
93d2b0411a0d57ff7bd893b557d56fbe37f07a9f
Mahler -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BBC Philharmonic & Kurt Sanderling) - 1982/2008, BBC Legends, APE
4a3d1739679b3daa8f194412ecd1b95f2b1fd94d
(Classical / Opera) 莫扎特四大歌剧:Mozart - Die Zauberflote (Lev Ashkenazi, Nadezhda Kazantseva, Georgy Abramov, Deborah Pantofel-Nechetskaya) - Kurt Sanderling, 1947] (Master Tape) (2CD, FLAC)
7c2948d758ddaed186a42f774cc3b047d7c2318e
Mozart - Le Nozze di Figaro (V. Zakharov, N. Rozhdestvenskaya, G. Abramov, N. Kazantseva - Kurt Zanderling (Kurt Sanderling, 1948) (2CD, FLAC)
00686c920c2581721bcbce06ea11d24cdeb1ab29
Mozart - Don Giovanni (Vladimir Zakharov, Natalya Rozhdestvenskaya, Georgy Abramov - Kurt Sanderling, 1948) (2CD) FLAC
0c6936e3f249b4e9136184abdebc2b2762aa5775
Mozart - 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 (Lev Ashkenazi, Nadezhda Kazantseva, Zoya Muratova, Georgy Abra, 1947) (2CD) FLAC
d32c9aa40469ad286b96db6193ee459ac47d600a
Sibelius - Symphonies 1-7, symphonic poems - K.Sanderling, Finlandia,En Saga,Night Ride and Sunrise, Valse Triste (5CD) - 2003, APE
fab48d15adbf4db76398a9b7c331c15aae458384
桑德林指挥肖斯塔科维奇全集:
Shostakovich - Symphonies Nos. 1, 5, 6, 8, 10, 15 (Berliner Sinfonie-Orchester, Kurt Sanderling, 1976-1983) - 2007, FLAC
A7903FC1D13C483F55EE253FADBFB5405DD1649C
桑德林有大量为钢琴大师李希特伴奏录音:
[LP, 32/96 Mono] Beethoven - Choral Fantasy op. 80 (S. T. Richter; Kurt Sanderling); Wagner - Overture to Tannhauser (N. Golovanov) - 1952, FLAC
ba0b9aedacb236c0495e65a4ae90443563598390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s Nos. 1 & 2 - Richter, Kurt Sanderling - 2020, FLAC
a1f5ae30842bc40d713771e258bdd9f5f19f967e
---
小桑德林,托马斯桑德林指挥,肖斯塔科维奇声乐:
Shostakovich - Six Romances; Scottish Ballad; Michelangelo Suite (Gerald Finley, Helsink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Thomas Sanderling) 2014 (FLAC)
9d4aa05ab784a08b12a823c9a97d3c93ebe4f272
Magnard - Symphonies No.1 & No.3 ( Malmo Symfoni Orkester, Thomas Sanderling, conductor) - 1999 , FLAC
d40b0a6803e5f242c1edb426cc8246eacacfa5a2
Magnard - Symphonies No.2 & No.4 ( Malmo SymfoniOrkester, Thomas Sanderling, conductor) - 2000 , FLAC
c5ec7d22a7830d627cf07653b97e36c60cbc99da
托马斯·桑德林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之后赴东柏林音乐学院深造继续学习指挥。24岁即成为德国哈勒歌剧院音乐总监。25岁时已执棒过东德所有主要乐团和歌剧院,如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他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米开朗基罗组曲》(世界首版录音)使之直接升任成为赫伯特·冯·卡拉扬和伦纳德·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挥。1980年代初,托马斯·桑德林成为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终生客座指挥。他的“肖十一”不仅有精密的音响布局,又有永不枯竭的情感冲动。与前苏联指挥家们单刀直入式的手法不同,他的细节丰满而细腻。
托马斯桑德林2019年公演过百人编制的《马勒 d小调第三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各个声部的音响慢慢累积起来,如江河汇成大海,最后在定音鼓雄壮宽广的音响中光芒万丈地结束。1907年,马勒对西贝柳斯说,“交响曲必须如同整个世界一般,包含一切“。在他的第三交响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从自然、到自然与人,到人与宗教世界试图越写越深,包罗万象的尝试。
小桑德林,米歇尔桑德林:
Transmission: Korngold, Bruch, Bloch, Ravel (Edgar Moreau, Luzerner Sinfonieorchester, Michael Sanderling) - 2021, FLAC
e23e53e375fad8ab244dd81bdc604c1ee8f4d1f7
瑞士琉森交响乐团(Lucerne Symphony Orchestra)近日宣布任命迈克尔·桑德林(Michael Sanderling 上图)为新任首席指挥,从2021年起就任。德国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迈克尔·桑德林 (Michael Sanderling) 1967年出生于柏林。
桑德林与琉森交响乐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他将从乐团第216季开始接替现任首席指挥詹姆斯·加菲根(James Gaffigan)。曾任德累斯顿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桑德林,近年亦指挥多个国际知名乐团,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等。
桑德林现年52岁,热衷于扩大乐团与布鲁克纳,马勒和施特劳斯等作曲家的联系,并将把他在歌剧方面的经验带入新角色,帮助建立琉森交响乐团与琉森剧院(Lucerne Theatre)之间的关系。他对音乐教育亦充满热诚,并会为乐团的社区推广工作作出宝贵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