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2-28 16:17 编辑
以前刚接触无损音乐的时候,也都是别人偶然的介绍。然后上网看到很多别人发出来的下载信息,但是下载完了也就那么点,还想知道很多相关信息。所以再往后只看下载信息那就已经不是自己更高要求的范围了,而是自己去直接在网上靠搜索去扩大自己的接触面。自己慢慢就发现那些链接介绍下载那点东西之外的东西、和更多自我发现过程的经验积累。发展途中也会遇到一些标题党的东西,一开始觉得新鲜刺激以后随着逐渐接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对比之下就会发现标题党和标题物品的浅薄。这就等于自己在长期自我磨练中得到了提高。经验不一定都是好的一面,也有很多交学费的地方,不经历这些以后想提高的时候从底层开始去碰的话必然还是要经历的。
有现成的网络几十年,但是没用到更高的阶段是很普遍的。浅尝则止就不知道自己动手的好处。这个现成的网络渠道上所给的东西却不是现成的,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培育去可扩大使用搜索的效果。
以前纸面书籍时代的弊病还是大量存在的。以前要想写一个书和印刷出来至少要经过三年编审,写的整体感觉必须都要像个书才行。书籍的特点就是需要抡圆了把一件事说的形体丰满,需要不需要的内容全都给拉进去码成字。这种走向的信息那就不是直接为读者的效果了,而是为写书人自己的形象服务。所以阅读效果很有限,也包含很大的误导性。和以前的CD类似,新版本能有三分之一新歌就算良心版本了,一大半都是老歌重发的冗余信息。但是网络时代的特点,就是可以编辑选择,直奔主题直接找到和筛选出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直接信息,去掉那些不需要的多余八卦,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和在细节上有效。
对自己来说,自己花费时间经历必要的过程能磨练出什么效果和进步,那肯定就都是自己的经验了。不怕慢,就怕站。只要有行动有操作,就能有所得有积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生短板,这才是普遍性,生下来都一张白纸扫帚不到灰尘就不会自己跑掉,不具备和没厚度的地方和自己比到处都有。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花费必要的大量时间长期去积累正反经验,多少都能达到自我进化的效果。这个不能和别人去比结果上的侥幸。随着自己动手动脑不断积累,到了量变质变的时候总会发生乘积促进的升维效果。
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有一种不看现实直奔结果的机会主义赌性风气。很多年以来媒体描述天生就会的人为天才,其实就等于在害人害己鼓励靠撞大运活着。花费时间撞大运,用概率来衡量的话只能在别人发布的消息的一小部分结果里混,人并非都把自己的全部发出来给人看。所以逢赌必输这个词应该用在这里。所谓的成功者的故事通常都是那些媒体骗子们自己断章取义编出来的。不良媒体的影响通常都是社会底线的东西,因为这些人自己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专靠吃怂人听闻的消息混日的。如果上了这个当、整天忙于和别人、特别是编出来的幻觉去比,这样但凡自己有点所得就会觉得到位,甚至看到一点东西就能满足。其实马上直接就能要到的东西,损失的是自己动手的练习过程,根本不符合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规律。
自我学习实际上并不是知道什么,而是知道以后长期能练会什么。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的意思是靠长期积累才能建立一种习惯,这是科学角度的规律和定律。功夫就是这个意思,要花时间。否则拿到什么秘籍书本,看懂也没用,没有经历过也看不懂,夏虫不可语冰。没花费大量时间功夫练会/是不可能立即成为高手的。现在网上可查的那么多的书即便是好书也都是海量的,其实谁都识字都会看懂,但这有什么用。没经历动手而练不会的东西,只是能够知道和看懂看过其实也等于没用。没有经历和厚度经验,接触的东西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