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101
发表于 2024-10-15 15: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13 12:18
穆拉文斯基的肖交地位很高,以至于提起老肖言必称穆拉文,权威地位的确立肯定有理由——他是肖5之后 ...

E.姆拉文斯基音乐会录音
第五交响曲(1984)、第六交响曲(1972)、第八交响曲(1961)、第十交响曲(1976)
其余日期不详
1. CD1 - Symphonies No.5 & 6 (72:19)
2. CD2 - Symphony No.7, Op.60, Leningrad (72:28)
3. CD3 - Symphony No.8 in C minor, op.65 (59:16)
4. CD4 - Symphony No.10 in E minor, op.93 (48:04)
5. CD5 - Symphony No.11 '1905' (56:21)
6. CD6 - Symphonies 12 & 15 (76: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2
发表于 2024-10-15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4-10-14 08:51
把一大堆老穆的CD整理了一下。虽然我愚钝的听感赶不上楼主所述,还是想把此层的音频弄得更完备一点:victo ...


再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3
发表于 2024-10-15 15: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wpx426 发表于 2024-10-14 08:51
把一大堆老穆的CD整理了一下。虽然我愚钝的听感赶不上楼主所述,还是想把此层的音频弄得更完备一点:victo ...

好快就沒了  求再次分享  感謝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发表于 2024-10-15 15: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石家庄
谢谢
每天都打开这个帖子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发表于 2024-10-18 14: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来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6
发表于 2024-10-19 1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太牛了,我愿称之为”大家坛最强音乐帖“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摘抄的碟评,配上资源分享
看下来,却发现这竟然是楼主的的“私人藏经阁”
绝对宝藏!

神贴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0 1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肖交全集 - 尼尔森&波士顿交响乐团(之一)

肖交演奏从模式上分大致有两种,一、俄的原汁原味,主要代表:穆拉文斯基和康德拉欣,二、经过西方音乐理念梳理,始作蛹且系统化的第一人:海丁克,近20年来,俄粗砺原汁原味的演绎模式逐步衰落,而“海丁克模式”日益占据主流位置,其中醒目的有两版全集,一位当属瓦西里·佩特连科&利物浦爱乐团,另一位就是此文介绍的安德列斯·尼尔森&波士顿交响乐团,他比佩特连科走的更远。

肖1是经西方音乐完全梳理、过滤后的“新生产物”,声音丰腴圆润,极其优美动听,尼尔森对节奏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手段是调慢速度、熨平音乐的尖锐与梗结,这样的结果是音乐的对比段落不再那么“突兀”,作品听起来更为舒展悦耳,此外,波士顿大厅的声学效果与DG录音师高超录音相得益彰,极好还原了波士顿交响乐团丝滑完美的合奏声响和传统的贵族气派,我甚至感觉有些太“丰润丝滑”了,无可指摘的一新版肖1。

肖15同样并未“如法炮制”,第一乐章演奏温合却加大了炫丽多姿的“光圈”,着重在细部下功夫,而又能广角镜头般的一览无余。第二乐章是我欣慰的合奏声音,控制平推的铜管和同样节制的大提琴里、既有老肖,也有尼尔森——他已远远脱离了诸如穆拉文或康德拉辛式粗犷原声的悲鸣气息,老肖作品的“定力”并未改变,但措辞的方式与口吻带有明显尼尔森个性,坦率的说,接受这样的“个性”并不很难——古典音乐同样,新思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的欣慰在于:它并不离谱,你再听听第三乐章,它是老肖味道、尼尔森“调配”、波士顿“嗓音”调和的三鲜馅饼,不难吃。
肖14在男低音:亚历山大·钦巴柳克和女高音克里斯汀·奥波莱斯精彩演唱下,可听性有所增强,特别是钦巴柳克的演唱,很见实力。

肖4录于2018,速度”正确“,演奏优质有新意,完全可名列前矛,不出意料的降低了强度,合奏一致性极佳,由于仍具广角镜头那样宽阔的音场,弦乐的层次并不突显,但几个声部的起伏与利落醒目的重拍很惹眼,对和声的庞杂部分处理干练而机动,演奏重点放在织体清晰上而非一味追求动态的强度,对强力和弦相对克制,但他所传递的创作意图效果明晰。慢速段落我尤赞赏,仍缓慢了些,旋律气脉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这是需要举重若轻大本事的,听听第三乐章 largo部分,这也正是能触动我的地方——不以几处出彩的段落、而是以优良的整体性能、宽阔的交响视野和无暇疵的合奏取胜,这实际传递了尼尔森对肖交的新思维,而我看的正是他的“新思维”在这套全集的表演如何,尼尔森的老肖,真正的意义在这里,而不应仅仅听波士顿高超的合奏,也正是站在这个“基点”上看,肖交仅仅青睐于纯俄系的“原生态”部落远远不够。

对于创作作背景复杂的肖11,尼尔森的处理比肖4还让我满意,第一乐章冬宫的背景描绘(开声到5.50分)很形像,我相信年代优势能让尼尔森更清晰的认识历史,并将其渗入演绎中,而不仅仅延续“非黑即白”的诠释传统,因而第一乐章“背景”和随后呈示部的温度设定很适宜,合奏富于思考,这就给第二乐章预留出更大的腾挪与变化空间,二乐章仍然不以“动态”来博取眼球,仍然随时插入“痛惜”的反思情怀,第11.19分“暴击”段落相对克制,声音着重于氛围渲染和节奏的烘托,和弦清脆,却并不着意于动态的重量与幅度,这显然是尼尔森对此作新思考的具体体现。

尼尔森2019版肖6口吻清晰,措词明白无误,宽缓的速度为“口齿”清晰提供了支持,既能清楚看到织体的组织细部,又能清晰感知音乐说了什么,但资深cm可能会感觉深度与强度不足。
美五大乐团,波士顿弦乐的高贵和密度有传统,再加上尼尔森细腻的解读,能把语句清楚传达到听者耳朵,他的演奏与老一辈追求深刻有所不同,他是从所谓“深刻”中脱逸,而把音乐性置于首位,首先尊循音乐的律性原则,再此基础上通盘布局,这是一个明显转变,因而你听,他的第一乐章首先是美的,对作品内涵的触及丝毫没影响织体的丝滑和流畅,合奏技术、分句衔接、句型、节奏分布,都合乎音乐美学要求,达到很高水平,以这样的速度,音符没有坠漏、行进没有断点,可见尼尔森精湛的把握。
第二、三乐章仍保持高技术水准,尼尔森有意磨去一些“棱角”使旋律织体趋向光滑,这样的结果是明显淡漠了斯拉夫风潮中粗砺的味道,使之更合乎世界共通的美学价值与审美习惯,从发展来看,不管你愿意于否,这样的肖交已形成趋势,从演奏效果上看,这版肖6的艺术水准较高,但似乎略显平淡,我感觉第一乐章还是缺乏深刻的笔力,能给我留下深刻印像的东西似乎少了点。
补白另有戏剧配乐《李尔王》和《节日序曲》,《李尔王》很精彩。

肖7我满意,既能满足作品创作意图需要,又能满足听众对音乐美学的追求,肖7能渗入美学元素、给听家提供一版“过滤”的演绎很不容易,大多听家习惯于侵略插部音响的“残酷性”,尼尔森基本能满足两者——听听第一乐章有温度的呈示部、再现部和展开部中侵略插部短促的节奏时值,他尊循的是完全彻底的“波莱罗原则”,并与音乐美学“嫁接”,尼尔森的调度颇为令我入胜,所谓波莱罗原则是说:它就是个均衡的渐强过程,但部分指挥会额外再添加“猛料”,如罗杰斯特文斯基模式。
尼尔森的肖7尤其不能仅仅听“侵略插部”,他在设计的完整性和演绎的整体性上出类拔粹,波士顿交响体恤温情的合奏和高超的技术性演示给我更深刻印像。

肖8从第一声开始,乐队的专注力始终控制我的听觉神经,演奏盘桓、指向深入,一股思想在其间游弋,直到管乐介入、开始走向残垣败壁的残酷“场景”的高潮,尼尔森掀起的“白热化”动态,让我联想到他在肖7“侵略插部”时的按部就班,多么具有人文气息又辛辣的嘲讽!而他的“反思”又是多么深入!设计上,速度与节奏准确无误,大鼓滚动的震颤高潮震聋发瞆,英国管灵魂般的吹奏摇曳心扉。
中间两章谐噱曲下笔都重在嘲讽、重在画像般的“勾勒”,二乐章开声如瘟疫般迎面铺来,音型笔直僵硬,狂傲无情,中间木管的小对奏精妙无比,铜管冷煞凶悍,满血的节奏推波助澜,没有温度深冻的第三乐章演奏出令人胆寒的效果,后两乐章亦不可错过,阴寒的巴沙加牙直入心扉,几位管乐手水平高超,不仅无一暇疵,技巧堪可满分。

尼尔森的肖9基本属“照本宣科”,如果说有所变化,也就是加强了嘲讽与喧闹,听听第一乐章,无非在管乐的力度与色彩上做点文章,但尼尔森提供的演奏一流,这毫无疑问,后三乐章精湛无比,管乐组着实精彩,水平实在高端。

肖5和肖8一样让我满意,小提琴的温柔宁静与开声大提琴的雄辩气息形成强烈反差,第一乐章看的就是演奏对情感反差两条轨道的推演是否圆满、能否在这两条轨道中间做足文章,气息是否宽广、而尼尔森的第一乐章充沛而雄辩,无可挑剔。第二乐章还是大提琴组浓密如罩的声音给我最深印像,真棒!他的“舞步”带着悲壮色彩,夹裹男性的昂扬气息,但不知为何首席小提琴在G音符上为何多停顿了半拍(第2分钟),第三乐章其实是在发展首乐章小提琴开启的宁静部分,也有情怀的“揪紧”,但基本调子则是宁静中的思考,尼尔森正是在这里令我为之赞赏,深入的内省性久久弥漫,速度掌握和对声部音压响度的分配拿捏超棒,完美再现了老肖的思想深度,很见大家气度。



https://***.com/s/1dbR7C03JAlLxkv70jwQfag?pwd=poyx  (7天)



Shostakovich-S09,05,08&HamletSuite-Nelsons+BSO [96].jpg (47.42 KB, 下载次数: 18)

Shostakovich-S09,05,08&HamletSuite-Nelsons+BSO [9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0 1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oer 发表于 2024-10-19 19:11
太牛了,我愿称之为”大家坛最强音乐帖“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摘抄的碟评,配上资源分享

谢关注,过誉了,实乃一家之言,若对听乐有所提示,已是欣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9
发表于 2024-10-20 17: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发表于 2024-10-21 14: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三明
学习,真正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11: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10-22 11:20 编辑




重复几句拉一四的曲式结构:

拉一钢,升f小调,OP.1,作于1890,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号角齐鸣的引子引出钢琴华丽又不失力量的分句,0.47分忧伤的第一主题来的恰到好处,这样悠长的线条明显带着拉赫特有的DNA特征,对主题的展开充分也有想象力,包括随后细碎化分解的快速音群,3.08分带有希冀呼唤般的第二主题仍在升f小调上,它的出现并不莽撞,钢琴之前已有所铺垫,展开部始于喧嚣过后的片刻宁静,由第二主题开始,钢琴与乐队对引子与主题展开处理的相当自由,第二主题由于其特性明显会给人留下更深印象。这一乐章预演了拉氏以后创作的基本风格——果断的和弦,悠长的线性,绵延起伏的悠长旋律等等,这样的风格一般不乏听感,这个乐章的不足并不仅在于两个主题都在一个调上,而在于两个主题性格太过相近,正因如此,它带给听者的“记忆性能”不足,奏鸣曲式的功能效果之一就在于它的对比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十八般武艺各显其能,音乐的丰富性即在于此,我们能听出来在展开部引子与两个主题都有明确涉及,但听家很难分辨出对哪个主题的记忆更深,也就是说,奏鸣曲双主题的对比性不够鲜明。
第二乐章D大调,单部曲式,自由曲风,主题在情趣上与第一乐章第二主题有所关联,展开的非常充分,一旦充分到远离主题时立刻出现主题回声,并以此方式来构筑结构,音乐中段有深情的倾诉,它的深情影响到后面段落,给整乐章情感性着色描上了浓浓一笔。第三乐章仍属升f小调,三部曲式,迅捷激烈的A部与缓慢悲情的中段对比鲜明。

拉四钢作于36年后的1926年,题献给梅蒂纳,梅蒂纳在苏俄属重量级,作品由于基本属现代风格,传播率很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有大量这样的作品不为人知,实属可惜。许是考虑到题献给梅蒂纳,拉四钢或多或少有点现代感,至少它与我等熟知的拉赫创作风格大相径庭。
第一乐章g小调,奏鸣曲式,现代风格,开声音乐形象的粗呖喧闹显然不大讨喜,简短喧闹的序奏引出钢琴噪动不安的笨拙主题(怀尔德版 0.07分),但它很快就走向精细,钢琴以主题分解的形式介入,背景木管和声之下与钢琴的交集都使得音群结构异常精细,第二主题由钢琴在降e小调上优美唱出魅人的歌(1.50分),圆号的背景铺垫使之蒙上一层夜曲风味,而英国管双簧管的介入又有几分异域色彩,发展部始于弦乐回到第一主题(3.30分),音乐骤然变得厚重,如乌云密布,暴孽风雷,形成全乐章最大高潮后进入再现部。这一乐章音乐结构的密度与紧凑罕见,需全神贯注才得捕捉到关键信息。
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C大调,A主题带有些许抒情色彩,但内里有惊惶不安成分,三声中部骤降霹雳但很短小,但重回A部已全无开端的宁静。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g小调,带有中段的自由回旋曲式,乐队引子动机如霹雳中一道闪电,钢琴奏出g小调快速奔跑主题,引子霹雳般动态和弦的断句与主题狂烈迅急的奔跑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如主题先犹豫后奔跑的形态让人忍俊不禁,这章写作技巧相当高超,主奏与合奏、主奏与管弦乐分部的纠缠都是大家手笔,新颖乐思(插部)层出不穷,钢琴技巧艰难繁杂。

拉氏四首钢协若仅以写作技巧、键盘难度和配器看,拉三四最杰出,特别是拉四通篇显得老辣精炼,更符合音乐自身审美需求,如果拉赫的第二交响、第二钢协、第二钢琴奏鸣曲固定了在你心目中的音乐形象,那么这首拉四会颠覆它,它虽没有足够的能量让人们刮目相看,但剔除入世与矫情这些世俗教化因素,它既有隐蕴的内涵,也不失音乐的精湛。



斯蒂芬·霍夫与利顿&达拉斯交响乐团2005年录制的拉钢是大胆演绎,比如拉二,经过多位大牌钢琴家演奏在人们心目中基本定型,另辟蹊径有较大风险,霍夫却敢于另起炉灶,尽管诠释与作品精神有距离,钢琴的存在感有时不在“主位置”,但却显示了霍夫自己的个性理解与风格。

就全集而言,抛开钢琴技术层面,他的拉二钢在我看来有些谨慎,这既是理解问题也是个性风格,霍夫钢琴与拉二作品特质有些距离,再加上开声没有把握住恰当的速度(模拟教堂钟声的前四声速度快而飘),很难表现作品的浑厚大气,这部作品的开声和呈示部,非得演奏出“大风起兮云飞扬”那样的气度才够味道,如果在这点上不够味儿,我一般不认同过于关照细节,细节上乐道于琐碎,极易捡芝麻丢西瓜,除非你天姿具有足够强大的结构功力,说实话霍夫的呈示部,音色与键感都非常漂亮,但速度偏快,钢琴线条偏纤细而短促,和声的沉积空间与重量稍嫌不足,少了点浓墨重彩与气沉丹田的坚实,但展开部的整个段落无论精神气质还是情绪、键感都很精彩,气势如虹而又精湛自洽。
第二乐章失在乐队的单薄,烘托的气氛不够浓郁,带来的效果给我感觉是对深度上的挖掘不够,其实这乐章很感人,霍夫这样颗粒感纤细的钢琴先天不占优势,利顿的助奏则未与以足够的对应的增效效果,他的乐队未能扼住音乐之魂。

拉三在风格上适合霍夫,繁茂似锦的旋律恰对应了霍夫指键与音色的长处,但问题在于霍夫奇快的速度减降了艺术感染力,音乐这东西很多是需要足够的时间空间来品味,无论演者或听者都如此,第一乐章只用了15分钟,2-3分钟的时间差的确有点恐怖,快速度会增加技术难度,但与此作品在艺术上就未见得有益,整体的看,我不认同第一乐章一些段落的速度,但由于作品本身不似拉二钢承载过多民族忧患意识那样的沉重负担,它本身适合技术型钢琴家,霍夫在技术上如鱼得水,比如第二乐章反倒弹的恳切真挚,这版可列入上佳版本,也的确体现出钢琴家优秀的技术,听听第三乐章华丽灵动的技巧。

第一号演奏尚好,但与阿什肯纳奇的精神百倍和光彩四溢有差距,不知是否录音问题,钢琴略显沉闷,少了点光彩和舍我其谁的气概,第一乐章在表达青春激情与抒发情感时多少受到限制,当然,演奏仍然出色,霍夫的功力与专注精神不容小觑,这尤其表现在第二三乐章,他在音色与触键上一般不会输分。

第四号对主题的着色以及主题意念的解释都未达让我非常满意,我不否认霍夫在两个主题上清晰明辩的弹奏,也许是现场原因,也许是现场录音与录音棚有差距,也许速度偏快,对主题的“曝光”略有不足,这样后面的展开就很难以给人深刻印迹,而第三乐章的轻松流畅、对复杂结构美妙的梳理和诙谐的笔调都让人击栉叫好。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有光彩,平衡掌握甚好,技术无可挑剔,节奏锐利、音色灿丽,不失丰盈之细节,又不沉溺,上佳的几版之一。


怀尔德与霍伦斯坦&皇家爱乐团Chandos全集版录于1965,他的拉二精神气质彻底拉赫化,我尤看重的是不夸张,不玩甜腻的表情处理,钢琴颇为有筋骨,又能释放出那个时代的气息,只有着意于作品的演奏才会打动人,这里没有一个音符为表现而表现,却无一不证明着怀尔德,音乐演奏就这么奇妙,你越刻意于表现自我就越易失去自我,反之亦然。作品的技术难度不大,关键是要把握气氛,而把握气氛除了表情,无非就是看音色与节奏,怀尔德第一乐章开端就是满分,音色与力度俱佳,低音区的震荡恰到好处,听过的几版中,以克莱本与怀尔德装饰音运用最少,也没什么细腻的细节,却能接近作品神髓,可以这样说:怀尔德以简洁的方式演绎出恰当的拉二钢,霍伦斯坦的乐队好极了,鲜明生动,温暖致密,一样在音色与节奏感觉上出彩。肯尼斯·威尔金森操刀录于伦敦金斯威,声音没得说。

拉一很棒,霍伦斯坦和怀尔德激情四溢的引子为整个演奏定下了基调——火花四溅、热情膨湃的调子和拉赫特有的长线条旋律基因,再从中注入“表情与忧患”情愫,怀尔德的确老到,行之有效的套路,第二乐章弹的澄明温和,音粒晕亮圆润,很耐听。

拉三使用了简版多少令我遗憾,但他在键盘技巧的掌握上稳键优质,无论情感还是技术,我给出的评价只有两字——恰当,他绝不会在温度与表情上多使用一个铜钱,甚至有意避开“蔗糖”,演绎没有“偏倚”任何一端,他就在中间位置流淌自如的推进,第一乐章尽管有所缩短,我仍与以高评,并未明显影响作品繁茂多枝触键纷芸的效果,听听老帅霍伦斯坦乐队在第二乐章的表演,心念俱到又适可而止,只有小家子气者才会在这样的表情乐段挤眉蹙眼的折腾一番,而怀尔德触键时而如钢铁与霍伦斯坦大气的助奏相得相益,第三乐章可列入经典演奏之列,钢琴丰盈的细部、充沛的气势和乐队飒姿锋利的音响很好表演出作品的狂喜精神。

拉四我对第一乐章主部主题进入与分解经过句时、钢琴和乐队略显有点不清晰的演奏有疑问,该乐章本就很有密度,再加上节奏紧凑,两个主题相近似(一快一慢),分辨有所难度,就更宜与以清晰的口吻,但这也仅仅一瞬间,整体演奏精当浑厚,赤烈如火,第二乐章钢琴的震动感与浓墨重彩的线条颇为挥洒自如,而末乐章令我赞叹不已,两者的竟奏激动人心,各自都无可挑剔。


https://***.com/s/1VVaJWYYa6fnh64a5dZhglg?pwd=x7l4 (霍夫)
https://***.com/s/11SIJQd6XfOOQzH5GeuNE5g?pwd=8xu2 (怀尔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发表于 2024-10-22 11: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大理州大理
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3
发表于 2024-10-22 13: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wpx426 发表于 2024-3-3 13:21
于我,Mullova和Abbado的这个现场最有感觉。俺承认二人的特殊关系有作用
此外,Neveu的原录音是在EM ...

链接被取消了,可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发表于 2024-10-22 1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22 11:18
重复几句拉一四的曲式结构:

拉一钢,升f小调,OP.1,作于1890,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号角齐鸣的引 ...

有意思,看到过有评论说Hough是忠实原谱的演绎。

不妨听听这个2,3的”新“录音,至少录音质量比Hough现场的好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1-2 Piano Concertos 2-3 - Trpceski,...
链接:https://***.com/s/1XMJVU8JU1Vw1kFUOuQaxdg?pwd=4zx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5
发表于 2024-10-22 14: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22 11:18
重复几句拉一四的曲式结构:

拉一钢,升f小调,OP.1,作于1890,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号角齐鸣的引 ...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6
发表于 2024-10-22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MusicAV 发表于 2024-4-29 21:51
303楼我说的分享链接我发了,需要审核
再发一次: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Iirbd6e4wTHMlLifQb ...

来晚了,没了。。。可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7
发表于 2024-10-22 1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8
发表于 2024-10-22 1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pidandy 发表于 2024-6-6 14:39
截止目前,本帖子楼主分享的专辑汇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GjpuHTVCJCUIlGJjZEjCg?pwd=o069 ...

分享文件没有了,能不能再分享一下哈?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5 13: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10-25 13:12 编辑




普罗科菲耶夫大老肖15岁(1891-1953),与老肖死守前苏不同,他于1918-1932侨居欧美,大为丰富了阅历,因而音乐创作情调风度相对开朗明快,内涵风格不似老肖那么深沉顽固,但有一点类似,都是音乐神童出道,才华横溢,著述颇丰。

以最简短字码罗列及提示1-5交响的结构,文字计,老普与老肖交响乐的异同、各自的特色分析待后。

简短詼谐的D大调第1交响作于1917,模仿海顿,配器也同于海顿的双管编制,音乐带有“恶作剧”式的奇思异想,清新别致,新颖可人,很有名声。
第一乐章短短不到4分钟却“五脏俱全”,第一主题竟还能不落痕迹的在D大调-C大调之间转换,真够历害,第二主题0.48分由小提琴以詼谐精巧口吻奏出,1.30分进入短小的展开部,两个主题在小提琴与木管之间循环往复、来回关照。
第二乐章优雅好听,小步舞曲性质的回旋曲,回旋主题:0.15分小提琴在高声区(a3)奏出,第一插部1.08分由巴松在低音a上开声,吹奏一条蜿唌上行旋律,开声的a与小提琴的a3相差四个八度,第二插部节奏不变,2.53分长笛奏出。
第三乐章加沃特舞曲,短小精悍,由一条直爽的八度跳越音型和一条平稳颤音的旋律(0.38分)对比进行。
第四乐章,奏鸣曲式,两个主题简炼明确,一个弦乐,一个木管,都具有欢欣鼓舞的情趣。

第2交响创作于1925年的巴黎,两乐章结构,典型不协和的现代风格,标题:“以铁和钢作成的大交响曲结构”。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开声就是小号吹奏现代感十足的、不协和怪诞刺耳音型,以小二度(6 7 1)基本音型,明显在d小调上,第二主题1,33分由弦乐全奏一条节奏强劲的前冲旋律,虽呈现代风格,听熟后仍能觉出魅力,就像《春之祭》,自有对听觉神经的触动,但初听嘈杂,尤如进入震耳欲聋、车水马龙的大集市,再听则精细的节奏与清晰的架构历历显现。
第二乐章行板,变奏曲(主题和6段变奏),同样是鲜明的现代风格,主题由双簧管以音阶爬升式的组合构成,仍在d小调上进行,第一变奏1.53分,古怪的向上向下的葩音旋律,声部此起彼伏,没有规律,第二变奏3.42分,节奏加快,十六分音符贯穿其中,情绪活跃,第三变奏6.08分,快板,,,,整个变奏以递次增趣的方式进行,其间间慢板,越来越有味道,音律节奏与其勾联的“具像感”引人入胜。

第3交响作于1929,c小调,素材几乎全部来自他的歌剧《火天使》,现代不协和音乐风格,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引子喧嚣沉寂后0.36分先由铜管吹奏三度平行再跨越八度的旋律,2.26分第二主题出现,在不同声部反复模进,3.30分以第二主题变形的方式进入展开部,两个主题组合交融展开,节奏与配器是普罗科菲音乐特有的,个性、丰富、炫丽多彩,粗犷与精细交互组合。
第二乐章Andante ,三段体,以缓慢的、逐渐浓密发展的不协和音群为A部,3.06独奏小提琴在切分节奏背景下的介入为B段,音乐同样很个性,很现代。
第三乐章快速谐噱曲风格,同样是三段体,同样采用小调,音型怪异,经常出现向上跳越或向下滑落的不稳定音型,时而近似勾勒一个个音阶的“圆圈”,音乐紧张与松驰兼顾,小调色彩浓郁。
第四乐章奏鸣曲,开声就是戏剧性魔幻征兆的混杂主题,第二主题2.22分,氛围色调稍显澄,之后两主题混杂交织,团状展开并结束。

第4交响与第3类同,此作素材来自他的几部舞剧,C大调,第一乐章序奏,开声很长一段现代不协和的和声旋律,大提琴带入温情,2.36分进入快速主题,起伏明显,具备活力,第二主题3.38分,一条缓慢兀地下降八度半的奇葩音型(a 升f d 降a),怪诞难解,几个声部反复模仿此音型旋律,在渐有抒情色彩抒发时、以突兀的方式突然快速的进入展开部(5.26分),展开部同样的新异不协和,序奏与两个主题七出八进,呈犬牙交错态势,以不同节奏和织体密度分隔。
第二乐章行版,三段体,大三和弦的开声让旋律正常、开阔、蜿唌,尽管B段分成几个成对的小乐思出现(2.39分始)音乐仍呈不规则形态,但A部的音乐与节奏框架着整个乐章,基本属”正常“眼光之下的音乐世界,尾声音乐渐靠向A部主题,直到回归。
第三乐章谐噱曲,中板,三段体,B段出现在2.24分,引出小跳跃近似舞曲的旋律。
第四乐章回旋曲,回旋主题由两段对比的间隔性音群组合,构成活跃前冲的节奏型音群,自然是这一乐章的主基调,第一插部由低音管(2.48分)等木管奏出,第二插部4.56分由大提琴奏出,这两个插部都极短暂,都未超过六小节,我以为定名为单主题带有庞大发展部的奏鸣曲更吻合乐曲发展,也便于理解。

第5号被写手们夸耀,名声很大,被认为是普罗科菲最杰出作品,由于创作于1944,又被冠以”史诗性质“,降b大调。
第一乐章行版,奏鸣曲式,长笛与大管演奏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在不同的调上由各声部演奏出不同色彩,有着坚毅与开阔的性格,抒情的第二主题转向f大调,双簧管长笛2,24分奏出,小提琴跟进,小型经过句由一组十六分音符构成,紧接着在4,01分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以第一主题为中心(这个主题由于强调属音 sol ,因而带有英雄色彩),以复调的双线性织体结构、有限的变形与以展开,尾声以在f音上辉煌灿烂的全奏结束。
第二乐章快板,一首充满对比的谐噱曲,技法与配器精湛,对比鲜明,并不在意于音乐形像的勾勒,但自身的律动如泉喷涌,很有活力,三段体。
第三乐章慢板,背景的分散和弦让开始音乐有夜曲氛围,但很快走向强烈的咏叹气息,三段体,B段3.35分大管的吹奏带有紧张气氛,低声部无疑是悲哀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的惊悸同样是戏剧性的。
第四乐章在木管安详的音乐后,弦乐再次演奏第一乐章英雄主题,以强调作品主旨精神,随后转入快速部分,表现乐观欢快的生活态度,复三段体,中段在4.04分由大提琴奏出,给音乐注入厚重的笔触。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MRCO这套老普交响全集录于1965-67,Melodiya 2010年再版,声音效果远比Melodiya 厂牌的大部分肖交好得多,这让我满足。

老普给人留下印像的作品首先是协奏曲、管弦乐曲、歌舞剧音乐等,交响乐差点,因而罗日杰这套全集有价值,至于影响力不大,客观的说,一部分原因在于作品的传播力稍差,现代感越明显,传播力越差,贾尔维、老罗、基塔琴科的全集版同样,也没多少人听,人们稍喜欢的集中在第5号,但这不能否认罗日杰此版演奏足够精彩,整体的看,指向粗犷深刻,演奏强悍、坚挺、率直、果断,速度稍微偏快,但颇有气势,斯拉夫的色彩感与冲击力都是一流的。


https://***.com/s/1LQf1V__6jp77Kp4tOHZjwg?pwd=le8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0
发表于 2024-10-25 14: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2-22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