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沉溺于马勒和老肖,交响这一块有时间了,路程确是有点长了,特别是在马勒和老肖这,耽搁了功夫。
而听这俩位,说实话要比听别人辛苦,也比听别人费力,这两位,一个半音和声,一个多变和声,在交响创作上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把个正八经的传统曲式折腾的面目皆非,你若习惯于贝多芬乃至于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式的稳定和声,开始会不大习惯,得有一段时间的热身,但若论味道和赏乐的琢磨劲,老俩位的东西足足够你琢磨,像变戏法,总能变出新花样,而这新花样又能经得起艺术推敲,特别是马勒,沉溺其中,抽身也难,当然,由于他们在调性与结构上的不稳定与难与琢磨,不喜欢这老俩位的也大有人在,这很正常,调性音乐的一个特征就是旋律起始音与归结音的可预知性,你能预知乐句会从哪个音符上开始,甚而能推测它会在哪个音上收结,主音的强大磁性使得音符不可能脱逸出去,而一定会在主属音上“打转转”,而稳定和声的特点正是在于将上面这些东西平稳的、一步步的说明白,当大家庭有秩序时,兄弟姐妹一定会团结在老大周围,吃喝拉撒、景然有序,这样的音乐会让心灵与耳朵都“顺当”,透着亲切,但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调性音乐由稳定和声、经由半音和声、多变和声,向泛调性、无调性过度是早晚的事,而对传统曲式与传统和声冲击力大的,在马勒与老肖之间还有一位不可不提到的重磅级人物——斯特拉文斯基。
重磅作曲家中,若论作曲风格变化之大,斯特拉文斯基当居首,他冗长的作曲生涯历经三个创作风格径渭分明的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属早期11年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时期(1909-1920),这其中,尤以《火鸟》《彼得鲁斯卡》与《春之祭》最具代表性,而1913年完稿的《春之祭》给人印象最深,对于《春之祭》,人们津津乐道于它在法国香爱里榭大剧院首演时所引起的骚动,如今回头再看,在当时令观众难以忍受的冲撞和弦与粗野节奏人们早以见怪不怪,而它在和声、调性与节奏运用上(包括复杂而又精密的节拍)独具创意的作曲风格则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深具影响力。
《春之祭》的副标题是“异教时期的俄罗斯风光”,作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对映着白天与黑夜,第一部分:大地崇拜,共八段音乐,第二部分:祭献牺牲,六段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1910年舞剧《火鸟》完成时,他循其音乐踪迹在“想像”中看到异教徒庄严的礼祭,智慧的长者围坐一圈,注视一青年姑娘跳舞至死,他们把她作为牺牲,祭献给春之神。这个“想像”实际上既是音乐梗概,又是音乐灵魂,另人惊叹的并非全在于作品本身的野性,而在于音乐所表现出的贴切的原始蛮荒气息,而在音乐表像的粗野、震耳欲聋的动态中,又潜藏着精湛的和声与巧妙精密的节奏层,其构思与布局之精细艺术令人叹服,任何将其仅作为一种动态音乐来听者,都是未得其要、未得其妙。
音乐本身特点很明显,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固定的反复重复的音型与停滞和声特点,这在第一部分第二段“春之先兆”就表现的很清楚,“蹬足”的节奏型是固定的,音乐反复在E大调、降E大调、F大调、降A大调等多个不协合调性上来回流经,但停滞般的旋律和声与节奏型则都是固定的、反复重复的,这里仅举此一例,需要说明的是,类似的固定节奏型绝不仅一个,它与旋律的停滞和声特点在全曲中反复应用,并由此形成这部作品最为明显的特点,这种创作技法的目的是为了更鲜明表现出“原始蛮荒”的音乐特征,透过它,我们似乎能够体味到原始斯拉夫民族简约而又蓬勃的生命律动风土人情。
二、窄幅旋律特点,如果仔细聆听,你会发现这部作品大多数旋律都是窄幅的,音符很少有超过五个,“春之先兆”的几条旋律都如此,第四段“春之轮舞”同样,0.56分在一固定音型背景下,长笛和提琴演奏的旋律就只有四个音符构成,它被各声部反复演奏,直至到一骇人的高潮,这种窄幅狭小旋律有助于表现史前民族部落的愚昧与蛮荒,也能形象体现出在愚昧与蛮荒部落中,统治力量的冷酷与威严,试想一下,如果以多音符长线条去表现,史前的“原始性”特征将荡然无存,再听听后几段,“敌帮游戏、祭司上场、大地崇拜、大地之舞”等,音乐形象是多么鲜明!这都得益于在多变调性之下的固定音型与窄幅旋律的构架,至于这部作品在结构上的精密,直要听听第一部分最后一章、第二部分的第三、六章就可知晓,在外表浑沌一片、音响震耳欲聋的声响下,潜隐着极其精密的、经过精心设计的节拍排列。
在欣赏选择“春之祭”时,我一般从渲染型与非渲染型两种角度去考虑,非渲染型版本,以卡拉扬、布列兹为代表,强调整体的均衡、强调结构与节奏感的精确,这特别在“诱拐、献祭”等此类节奏呈犬牙交错而又极富动态威力乐章时显现出来,强大的结构功力与演奏所呈现出的技术含量,别的版本较难达到,此类版本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演奏的设定中,无论是情趣还是管弦乐分部,均衡考虑远优于强调,但此类版本一个较明显不足则是少了一些冲击力,演奏的原始野性不足,在这一点上,布列兹显然强于卡拉扬,卡拉扬版的不足在于未能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因而未能提供出正确的音响展现。
而在渲染型版本中,斯特拉文斯基和多拉蒂版无疑具有代表性,他们的演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管乐(如巴松与长、短笛等)与打击乐的作用,也就最大限度地突出了作品中的原始风貌与原始野性,演绎思路与卡拉扬正相反,对重拍的强调远胜于均衡考虑,此版属于那种典型的斯特拉文斯基演奏斯特拉文斯基,当然权威,他自己是偏于强调的,开始部分的“春之先兆、诱拐”特别是“春之伦舞”将其原始野性发挥到了极致,哥伦比亚交响是非常均衡的乐团,我仍能感觉到声响明显向管乐和大鼓倾斜,演奏激烈时,你甚至能嗅到一丝血腥气息和劲舞踏起的尘土!斯氏的演奏以刚为要,尽管激烈,却也并非一味的莽撞,老先生非常清楚如何找到正确的解读方式与正确的音响,演奏越到后面越精彩,特别是第二部分,几乎无可挑剔,如“请祖先”这一节即不失动态又注意到了均衡,“献祭”将其复杂的节奏、空间感觉、冲击力处理的很到位,总的看,虽管弦乐声响的纹路略显粗一些,高音区域缺乏雕琢感,动态的灵敏度也不算出色,但解读准确、行文流畅、特点鲜明、又有不错的声响效果,当属一流版本。
如果要听野性十足的《春之祭》,多拉蒂与底特律交响乐团1982年录制的水星版当为首选版之一,多拉蒂是个兼具理性与动态掌握的指挥,他的海顿理性而典雅,但这版《春之祭》则最大限度表现出他把握动态并在动态上展示层次的杰出能力,如果仅仅听出动态就误读了多拉蒂,在复杂的节奏与犬牙交错的和声进行中,分部的层次感你很难再找出比之更好的,听听第一部分第二节“青春少年轮舞”这一大段爆棚音乐,动态与层次兼优,“春之轮舞后”的动态之大更是狂放不羁的让人瞠目结舌,它所表现出来的原始野性与蛮荒气息无人可及,第二部分尤其精彩,精湛的和声处理与强弱拍感提供出更为丰富的管弦乐魅力,特别是从“被选中的赞美”到“祖宗仪典”这三段,不可错过。
斯特拉文斯基版:https://pan.baidu.com/s/15Wf5hVzV_tRpiuPJ48iLaA?pwd=645i
多拉蒂&底特律版: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pAeh77asUO9gAYfSP76DQ?pwd=4c8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