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641
发表于 2024-6-12 18: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茂名
本帖最后由 mmyxlt 于 2024-6-12 18:27 编辑
平和从容 发表于 2024-6-12 11:29
请教一下,此版与hyperion公司的版本是否为同一录音呢?

不好意思回答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
发表于 2024-6-12 19: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6-12 17:55
不是,这个是录于1990年的英hyperion版,现在cm熟悉的多是此版,1987年是俄旋律公司版。

谢谢!确实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3
发表于 2024-6-12 2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平和从容 发表于 2024-6-12 12:07
能重发一下份享吗? 拜谢了!

上个月的分享,回收站里都消失了,要腾出时间和空间用于新的分享。觉得你可以搜索到种子并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4
发表于 2024-6-12 22: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6-11 23:11
又看了一回,肖6是同一录音,1984年的,唱片标注DDD,疑问在爵士组曲,也是录于1984,为啥是AAD?我的这 ...

嗯,是很奇怪。OLYMPIA的S6&12小册中没找到具体录音时间,但若说OLYMPIA标的AAD有误的话,就不好理解MELODIYAY碟中S4是DDD而JAZZ1是AAD了。
猜测从录音麦克模拟信号传到录音台后分成两路,一路仍是模拟信号录在模拟录音带上,另一路转换数字信号后录在数字录音带上,技术上是可行的,也许真有两种方式的录音。AA主要用于制作LP的,模拟混音后也可转成数字即AAD制作CD。
DG90年代初搞了个4D技术。看到介绍说就是数字麦克吧,在麦克风段就把拾取的声音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据线把数字音频信号无损地送到录音控制台录在数码录音带上。

找到BMG发行的S1&6,光盘上印着DDD。估计除前苏首版外,其它都是采用数字录音版。

S1&6 DDD.jpg (23.86 KB, 下载次数: 216)

S1&6 DDD.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11: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老罗与国家交响乐团(美)的肖6录于1994年,出自他在Terdec的老肖交响全集,第一乐章大提琴与小提琴两条截然相反旋律能让所有听者听清楚,但他随后的演奏反而让我感觉有点怪,似乎找不准演奏的方向感,诠释陷入了“重围”,直到5.15分主题再现才解决了“混沌”状态,这一乐章,管弦乐声音很清晰,但老罗的解释有迷雾,也就是说:清晰的管弦乐语言并为与清晰的主题解释同步。

第一乐章真正走上清晰的“主题之路”是在中提琴震颤音背景下、英国管吹奏一条b小调(主调)的平行四音型:6 61 6(第6.50分)开始的,其实这个乐章的哀婉情绪正是由木管几次吹奏“平行四音型”(包括在它基础上的变化音型)所引领,之后才由弦乐组深入的着色演化,理出这条脉络,题旨与音乐的发展立等清晰。

老罗的谐谑曲乐章更迅疾一些,他强调飞掠如阵阵旋风的古怪感觉,似乎要把首乐章的哀婉情绪一扫而空,又如是傲人的古怪精灵之舞,末乐章与此一脉相承,而小提琴清晰的层次和灵活生动的演奏足见老罗对弦乐敏锐感觉和调度能力。

https://pan.baidu.com/s/11yFEW7zjHvXe3aqPFE1Lrg?pwd=aow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6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1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迪米特里·基塔琴科(Dmitrij Kitajenko 1940-)的老肖应该是CD架上的必备品,理由简单——综合起来看,诠释与演奏水准和声音效果都在最好之列,他的这套第6.7.9首听就令我印象深刻,今日再听,仍印象深刻。

b小调第6是我听过几版中最“正确的”,合奏之标准如教科书,第一乐章凝重、严肃、稳健,指挥对乐队声音的控制与调配可以写进管弦乐合奏指南,弦乐、管乐和打击乐器被磨去了所有锋芒,又都以最恰当的声音组合发声,声部搭配的浓度、音压、彼此的衔接、音色的量化比例、如同天枰斤两般秤过,妙极。

诠释的设计布局与众不同,哪里不同?——基本的措词是在内敛的,有限度的、严肃的措词中追求条理化、低限化的叙述风格,内蕴丰腴,但语言简炼,不是“简约”,是“简炼”,是把音乐语言高度提炼后的简明扼要,但出来的东西,是一个郑重、明确、清晰、合度的文本,不张扬、不夸张、也不掩饰,但却大气端庄,给我印象极深。

第二乐章仍见其妙,一付“斜风”正吹的堂堂风度扑面而来,指挥没有让音乐的古怪幽默牵着走,而是将之完全纳入基塔琴科预设的轨道,什么都存在,但经过基塔琴科的过滤,音调陡然“正经”了。

第7当然也属一流的演奏,他在主部主题上陡峭的呈示仍能给我印象,但不似肖6那样能溢出新意,“插部”主题在几个声部的进入上是循规蹈矩的,并无新颖,合奏的介入同样乏善可陈,四方步短促的小节奏形态很明显属于因循守旧,没有创新。

至于第一乐章演奏本身无须多说——绝对一流水平,我想说的意思很明白:它不像肖6那样,给我解释上的新意,做为新千年后的演奏版本,已经有了开放的思维解释空间,演绎若无吐露新意,意义就不是很大,当然,没人能否认演奏本身的精彩,这四个乐章,仍然是整体性与平衡甚佳的演奏版。

https://pan.baidu.com/s/1nnQIV2c6AWOb8IHovsLcCQ?pwd=42h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怀念逝去的风 发表于 2024-6-13 11:15
喜见楼主的评价。

这也是我最常听的肖交全集。

他这套老肖有新意,这为我看重,慢慢听,会不断有新意涌出来,科隆这个乐团出我意料,水平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8
发表于 2024-6-13 1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
wpx426 发表于 2024-3-3 13:21
于我,Mullova和Abbado的这个现场最有感觉。俺承认二人的特殊关系有作用
此外,Neveu的原录音是在EM ...

链接失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9
发表于 2024-6-13 11: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
wpx426 发表于 2024-3-3 13:21
于我,Mullova和Abbado的这个现场最有感觉。俺承认二人的特殊关系有作用
此外,Neveu的原录音是在EM ...

链接失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0
发表于 2024-6-13 14: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1
发表于 2024-6-13 16: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
gdyy223 发表于 2024-5-5 15:38
郎朗:https://pan.baidu.com/s/1QYANEiL6gw4W0Bl0jScwCQ?pwd=72jo

李云迪:https://pan.baidu.com/s/ ...

非常好的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16: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听老肖辛苦,码字也不大轻松,换个轻松的缓解下,莫罗·朱利亚尼(1781-1829)几首吉它协奏和独奏曲,演奏组合一级棒 —— 佩佩·罗梅罗&圣马丁室内乐团 内维·马里纳,录于1974左右,具体时间见内页,Philips DUO系列。

朱利亚尼是古典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同时又是当时著名吉它和大提琴演奏家,因而他的作品能充分发挥出吉它的特性,大多风格典雅、悦耳动听,他的协奏曲属标准的古典风格,特别是第1号,集典雅与谐和之大成,显示出欢快、精致、华丽的格调,再衬以迷人的节奏,很是入耳,同是A大调的第2号亦有刚毅明朗与精致细巧的特点,只是听起来,调性感觉不似第1号那么集中,可见,古典风格作曲家在写作上能做到始终有调性,不是件容易事。

演奏很出色,佩佩·罗梅罗技艺高超、敏捷生动的吉它可圈可点,马利纳和他的圣马丁总能表演出他们独有的端庄与明晰的式样美。

https://pan.baidu.com/s/1H5dFoUopQuZ9XPmAJfzQmg?pwd=4r0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3
发表于 2024-6-13 1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4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0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伯恩斯坦作曲也颇有成就,与科普兰一道同为美主流乐派大将,所谓主流派是指音乐创作带有鲜明美元素和正统美味道的音乐,艾夫斯和巴伯也是美现代作曲家,但却不属主流乐派,他们的音乐美气息还是淡了一些。

这部《小夜曲》接近小提琴协奏曲,透过它,我们能清晰了解伯恩斯坦不俗的作曲才华,既使属标题音乐,我也愿意把它作为纯音乐来听,它的确带有描述性,但我感觉内发的源点更多来自于音乐自身逻辑,也可以这样说,创作灵感源于柏拉图,但音乐的走向更多的得益于纯音乐的律性,语言阐述方式与纯音乐的内发性表达难分难解,也由于结构相对紧凑,听者基本可以脱开柏拉图原作来欣赏,这是不同于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的地方。

此作的副标题“根据柏拉图《会饮篇》为小提琴、弦乐队、竖琴和打击乐器而作”。创作于1954年,题献给小提琴家斯特恩。

柏拉图是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欧洲哲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所谓“会饮”(SYMPOSIUM)是一种宴会形式,类似于边宴饮边座谈,有点餐中座谈会的意思,《会饮篇》是柏拉图的名作,对话形式,对话主题是——爱,从低到高各种等级的爱,我没有细究,所谓柏拉图式的爱(脱离肉体的纯精神爱恋)应该源于此篇和他的《理想国》,尽管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未必就是柏拉图的本意。

脱离开肉体的纯精神爱情,也包括了同性恋,古希腊,描述男人相互之间的爱有一个专属名词——爱者与被爱者,它特指年龄较大的男子钟爱年龄较小的男子,伯恩斯坦此作第一乐章菲德罗与鲍萨尼亚斯的对话阐述的即是这种男性间的爱情,而鲍萨尼亚斯正是同性恋者,他爱恋的对象是这场宴饮的发起者,年轻的阿伽通,在古希腊先哲们看来,肉体的原欲的爱是低等的,下堕的,与动物无异,而精神之爱是上扬的,升华的,它不应有性的阻隔,所以,同性之间的爱与异性爱一样,同是古希腊爱情的主题之一,这种隐匿的含义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切点来解读伯恩斯坦何以《会饮篇》为契源的内因与动机。

我们估且不去探究伯恩斯坦如何将语言形式演变成音乐形式,仅就音乐自身来看确是非常精彩,各种音乐素材编织的既形象又动听,既有魅人的旋律又有强劲的动态节奏,独奏小提琴性格突出,技巧辉煌,和乐队衔接顺畅自如,可欣赏性较高。

音乐不可能去还原语言,伯恩斯坦追求的是神似与渲染,音乐语言独具的高度提炼性与概括性使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绘声绘色的场景,感觉先哲们对话时各自的神情与雄辩气息,比如引人入胜的第一乐章,开声的五音六度音型无疑是这个乐章(也是这部作品)的主导动机,整个乐章都在围饶这个充满爱意的动机进行,表现着爱的圣洁、温暖、升扬、力量,并将其置于宗教的环绕与蔽护,由此可瞥见伯恩斯坦对《会饮篇》独特的领悟,音乐节奏稳健而激烈。

整部作品都充斥着颂扬与神秘气息,音乐从各个角度赞美它,怀着巨大的深情赞美它,又将它导向神秘隐匿的境地,第五乐章的色调是明确的,流泻着贯通的快意与思维对话逻辑的稹密,大哲苏格拉底的演说是全篇的精义,在经历了严峻曲折的激辩后,音乐以回到首乐章五音六度音型结束。

伯恩斯坦为此作而写的文字可供参考:
1.鲍萨尼亚斯(法律学家)的演说,缓慢的快板,赋格,由独奏小提琴始,鲍萨尼亚斯说明爱与被爱的两重性。
2.阿里斯托芬(喜剧家),小快板,阿里斯托芬不是扮演小丑角色便是就寝前的讲故事人,他引出爱情的神秘童话。
3.厄里什马克(医生),急板,医生谈到身体的和谐和作为求爱模式的科学典范,赋格段谐谑曲。
4.阿伽通(悲情诗人),柔板,简单的三部歌曲,这是最动人的演说,其颂词包括爱情的力量、魅力和作用等各个方面。
5.苏格拉底(哲学家)——亚尔西巴德(青年政治家),持续的快板,活泼地。
苏格拉底描述他对先知第俄提玛的访问,引用她关于爱情的魔鬼学说的言论,这是一段缓慢的引子,份量比以前任何一段都重,并作为阿伽通乐章中段发展的再现。亚尔西巴德及醉醺醺的一伙作乐者的干扰导入,快板,是一个扩展的回旋曲,情绪范围从激动不安经过类似吉格舞曲而达到愉快的庆祝,渗透了永恒的宴乐精神。


DG1979年的“伯恩斯坦诠释伯恩斯坦”具有权威性与收藏价值,演奏精彩纷呈,选择吉顿·克莱默担纲小提琴也是一个听点,克莱默兼有凌厉与柔韧两种风格,他的弓弦技巧出类拔粹,应力敏捷,这样的风格处理现代音乐得心应手,虽第一乐章有的和弦稍微粗直,但无伤大雅,行走干脆利落,很有气魄,伯恩斯坦的乐队出乎意料的直接了当,锐气逼人,简而直接是典型的美方式,第二乐章无可挑剔,我们可听听克莱默杰出的利用弓弦“说话”的能力,音色变幻、魔彩十足。
该片另收录伯恩斯坦《自由的想象》,听起来很过瘾,音乐乃道地美式的大拼盘,它是百老汇舞剧、现代拉丁和蓝调爵士的综合,以爱乐乐团的演奏令人信服,妥贴而富于激情,充满现代气息。

https://pan.baidu.com/s/16urI5FNgr3TqsMtuIK1l-A?pwd=wz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发表于 2024-6-14 08: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6
发表于 2024-6-14 10: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gdyy223 发表于 2024-6-14 07:40
伯恩斯坦作曲也颇有成就,与科普兰一道同为美主流乐派大将,所谓主流派是指音乐创作带有鲜明美元素和 ...

谢谢老师的评述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1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希拉里·哈恩与津曼&巴尔地摩交响乐团1998版同样令我满意,年仅19岁的哈恩以近乎完美的驾驭力,稳稳驾驭住了这两首风格迥异、都具相当难度的作品,能听出来,她的弓弦不如克莱默有力,在分句的力度上吃点亏,但她的音色更干净,小提琴的精确、敏捷和犀利让演奏很具有个性风采,这是比弓弦力度更重要的技术,况且力度也仅是同曲目相对克莱默而言,她的《小夜曲》演奏出了很地道的美*味,津曼与巴尔地摩的硬派风格摆弄起此类作品属拿手好戏,比同一张唱片的贝小协更出彩。

https://pan.baidu.com/s/1l6QN3P67GocjjUBY1pxOkA?pwd=47k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8
发表于 2024-6-14 1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发表于 2024-6-15 15: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6-14 07:40
伯恩斯坦作曲也颇有成就,与科普兰一道同为美主流乐派大将,所谓主流派是指音乐创作带有鲜明美元素和 ...

CBS录了很多伯恩斯坦的作曲的作品,到了DG又录了一批。企鹅推荐的大都在DG,这张小夜曲和自由的想象记得就是带花的,卡娜娃和卡雷拉演唱的西部故事也是。
哈恩在SONY的录音有5张,音质都不错,其中有一首老肖的小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0
发表于 2024-6-15 1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先收藏了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2-23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