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441
发表于 2024-5-19 06: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沈阳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2 07:12
在马勒九部交响曲中,第六充满迷团又令人望而生畏,长话短说,有三个迷团难解:
一,此曲创作于1903 ...

学习了精彩点评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9 11: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老肖的音乐,以我个人喜爱程度说,首先是24首前奏曲与赋格,其次是那套杰出的弦乐四重奏,再次是交响曲与协奏曲。

马勒、理查 施特老斯之后,音乐开始明显向两个方向分化,一以勋伯格贝尔格为代表的新维也那乐派开始向12音序列与无调性探索,二则是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和老肖继续并未完全摈弃传统的新调式音乐,而音乐创作的重心,也逐渐由德奥偏向了俄和东欧,20世纪音乐这一时期,因为有了斯特拉文、巴托克和老肖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老肖的不少扛鼎之作,皆创作于这一时期。

与20世纪其他作曲家比较,老肖很不同,他在严苛的环境下走出了一条精彩独特的创作之路——旋律新颖奇异、行走与空间多变,情真意切又嘲弄犬儒色彩兼有,作品很有内蕴,而和声运用既能看到传统又绝对自成一家,他的晚期创作同时开启了前苏现代音乐之门,后来的施尼特凯乌斯特沃斯卡娅等作品都能找到他的影子,我们的朱践耳就出自其门下,朱践耳的第一交响曲就颇有其创作理念的遗风。

在老肖15首交响曲中,c小调第4号相对人们认知的程度不高,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第5-10号,原因在于这几首情感内涵的指向深度与交响语汇更为老到,人们似乎也更容易接受在感情色彩上丰润的作品,网上第4号作品相对较少是一佐证。

以我个人看,欣赏老肖的交响曲,这首第四不能不听,就像你若想了解老肖和他的音乐,他的24首前奏曲不能不听一样,如果说20-30年代的老肖还处在音乐创作的探索阶段,那么他把握大型作品结构功力与交响语言的能力,在第4号这步入了成熟期,此作作于1936年,时年老肖30岁,这是一首规模宏大雄心勃勃的作品,可惜在此作完稿交付列宁格勒爱乐团排练时,受到非难,并由此引发了俄对文学艺术创作空洞、夸张、混乱与形式主义的批判,老肖在1936年12月此作首演前撤回总谱,这一撤就是25年,直至1961年才得以首演。

此作三乐章,分成五段演奏,从结构上看,此作品构架与成熟时期的马勒略有相似处——两侧大幅度拉开,不惜运用夸张的音乐语汇将空间撑大,确保交响空间的充裕,而在中间大作文章。

第一乐章是迷人的节奏型与夸张音乐语汇纵横交错的美妙天地,它的呈示与发展都引人注目,在木琴响亮而短暂的序奏后,0.20分由全乐队一声惊撼的顿奏和弦,引出在c小调上带有几分诙谐性格的快板主题,配器与敲击性的和弦给我以印象,在小提琴与钟琴主奏下,先后经由弦乐各声部、击打乐器、木管、圆号与小号声部等演奏后,自然进入对比性的副部主题(第2.08分),副部主题带有几分感情色彩,首先在降e大调上呈示,但调性很快变的不明确,随之而来的是频繁转调、顿音和弦与不协合音的环绕,两个主题开始交叉交融,形成高潮后于5.37分进入展开部,展开部是一令人眼花撩乱、目不暇接的音乐迷宫,显示出老肖在复调音乐与赋格上的功力,你或可认为过于倚仗于形式,但我却看到老肖在布局上首尾兼顾的大局观,展开部中端的慢板似过冗长,也对应了后半部分的急板,使温馨与冷峻、表情与诙谐、开放与收紧、大声喧哗与小心翼翼、协合与不协合等等音乐表现被容于一体,老肖真是作曲家中一流的“表现主义者”,他以姿肆与富于色彩的笔触在横拉开的空间中大作文章,天马行空,风流倜傥,初听可能会稍觉“混乱”,但听久会越觉出魅力,我总是以为:如果音乐只是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范围之内,如深刻的情感、如稳定的和声等,无论怎样,都是艺术观的狭隘,美是没有限度的,就像音乐表现力没有限度一样,第二节presto 第6.00分进入再现部后色彩上略黯淡下来,配器上突出了低音木管乐器,这一乐章篇幅长大,演奏时间近30分钟。

第二乐章三段体,开声就是A部在F大调下行的固定音型,分别呈现出下行六度和七度,就如同“命运咒语”一般贯穿于整个乐章,这个带有兰德勒舞曲节奏的A部主题展开的巧妙,一方面是它的主题分解,一方面是它的动机固定音、再加上固定音型的重现,从而产生节奏与织体交错的美感,2.45分小提琴演奏出带有浅抒情色彩的三声中部,它让人想起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但却归于喧哗,4.11分A段再现,将固定音型做赋格处理,赋格分为两组进行,一组是弦乐形式,一组是管乐形式,使这个多少带有诡异谶语色彩的“固定音型”给人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乐章篇幅同样长大,情感上总的是由悲哀忧伤走向悲壮与欢快明朗乃至纯静的过程,调性上也是由小调不断转向大调、大调转向小调的过程,布局与第一乐章反行,由低音管类似葬礼进行曲的慢板序奏开始,逐渐行成一个带有英雄气质的悲壮高潮,再回到慢板后,引出坚定的快板主题,不屈的顿音节奏型与顿音和弦勾勒出快板主题坚定的气色与不可阻挡如洪流般走向,4.30分在由木管一俏丽音型下,中提琴演奏出温馨抒情旋律,作为对快板主题的对比,这一乐章从听感上看,结构稍嫌松散,对比主题的展开略显冗长,这恐怕是此作长期未得重视的主要原因,但也属白璧微瑕,从整体看仍然杰出,虽情感与思考性不像后来的第5.6号那样突出,但庞大的气度与恢宏的交响性、复杂的情趣与暗喻性语言、魅人的音乐性与探索性旋律都为老肖后面交响曲创作奠定了基础。

这版演奏出色,海丁克是老肖交响曲权威解释者,他录制的老肖张张精彩,这版演奏,首先是出色的平衡,在宽阔的交响性中表现出横向与纵向、内涵与形式出色的平衡,其次是一流的管弦乐色彩,明与暗、力与柔都有鲜明的对比,演奏精力充沛,也表现出伦敦爱乐乐团近乎透明的合奏声响。

https://pan.baidu.com/s/1EtvWK0QAaQWnw80MoABvOg?pwd=tra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
发表于 2024-5-19 11: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发表于 2024-5-19 12: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讲到老肖了,太好了。听老肖的音乐有个好音响是大大的加分项。贝多芬听个mono完全没问题但老肖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5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08: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肖四之所以迟至1961年才首演,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最关键,但敏感,不谈,二、乐团对演奏稿也缺乏热情,认为难度大,难与把握,三、老肖自己不满意第三乐章,几经修改仍未至理想,这从他50年代答记者问能看到。

1961年首演后,它仍难被理解,演奏并没有受到欢呼,包括两年后在美的首演反响也平平,爱德华·唐斯在那本书中,并未将肖四写进去(这是一重要信号),很多欧美专家在对交响曲的著书论说中都将其排斥在外,既使有些人奋笔疾书,指出它的重要性,仍然无济于事。

平心而论,它确实难与理解,或者更准确的说:在结构与曲式上欣赏都有难度,人们大多如此,对难与理解的会选择绕开,但同时不能不看到的是:第四是老肖交响音乐步入成熟期的基点(由此,老肖独特的音乐语言基本成熟)——它交响语言的新颖奇异、乐思与意念的交叉杂合、音乐语汇的隐晦渲泻、曲式结构的不拘一格、和声调性的复杂多变、音乐走向的怪诞夸张,甚至是邪恶般的张狂,在交响作品中都不多见,它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老肖30年代后音乐创作基本的措辞方式,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是一个成熟老肖的“开始”,他已从固有的创作模式、传统的曲式结构上大胆脱逸,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更多的、音乐自身的“自由”(当然,也有人称之为“混乱”),它说明:交响作品的创作,想在稳定的调性与和声结构的传统模式上走出新路、超越前人已经不可能。

第一乐章就难与概括梳理,当然是奏鸣曲式,但又迥别于我们所熟知的奏鸣曲式,呈示中挟裹着展开,而主题的呈示展开并不连续进行,它的“非连续性”往往给人以听觉的断裂感,固有的呈示、展开、再现模式的分界被模糊化,再也不会向传统那样理性秩序的进行(如第三主题就在第一展开部后才由低音管呈示),而第三主题呈示后,你很难捋清由哪里开始第二展开部,反向次序越来越多,更别说调性的频繁转换已经很难稳定于基本调上,主音的引力作用被削弱,甚至有了几分泛调性的影子,演奏的难度可想而知,把握住这样庞杂如万花筒般的结构需要相当功力,且别说更难解构理解与聚焦的第三乐章,第二乐章明确:复三段体,但第三乐章究竟是啥曲式?回旋曲?回旋奏鸣曲?难以定位,莫衷一是,从听感上看,音乐实际上被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段”,它的断裂感让人颇费周折也难以续接,你难以找出足以能串联全曲的核心,只是到最后显现葬礼进行曲的变形音,结束在钟琴的三度音型中,才让人感觉到乐章的首尾相接,难解吗?但音乐又足足洋洒着迷人的魅力,让你欲罢不能。

我之所以赞赏海丁克与伦敦爱乐版,也正是在于它所表现出优异的平衡性,演奏不失缤纷色彩,但又把握住了架构的基本均衡,海丁克在一定的程度上将偏斜的、混杂的、夸张渲泻的、多头的音乐“完整化”,而不是将其更加“偏斜化”,这是他与前苏指挥之间大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欧美指挥与前苏指挥理解上的差异,这个差异主要由地域性而非音乐性造成,他聪明地没有再向深度开掘,止步于现有理解,而将演绎重点放在大轮廓的完整与管弦乐各声部的均衡上,以使之较易接受,这个版本在效果上很出色,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对它不会抵触,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有专家指出它在演绎上的不足,没有出色表达出老肖赋于此作在怪异乖厉外表下的曲委与渲泻,我听后也确能感觉到在内涵上略显苍白,但它在形式上的优异应能补救,第一乐章呈示部这一段堪称典范,节奏恰当,亦张亦驰,而展开部同样,规则而致密、文清而武秀,深度上的不足似主要在第三乐章上。

康德拉辛是老肖第四交响的首演者,这张唱片录于首演的第二年即1962年,乐团依然是莫斯科爱乐团,他也录制了老肖交响全集,他的《全集》算不上张张精彩,但这版第四却出类拔粹,从演绎的角度讲比其它版本更直接、更深刻,他显然比海丁克更了解老肖隐在这部作品背后的思想,那种隐藏在曲委背后的疯癫与内蕴,康德拉辛揭示的尤为出色,他的演奏,较少欧美指挥擅长的辛辣与不时露出的幽默讥讽,却以颇具历史感的浑厚与张狂见长,因此,演奏幅度更开阔,一边是隐隐暗流,一边是疯癫般的狂舞与渲泻,仿佛要拼命挣脱脚上的锁链,康德拉辛把那种暗郁的隐喻语言与狂暴的音响高潮表达的无与伦比,说实话,能扼准老肖脉博的,还是这些俄时期与老肖同命运的老艺术家,如穆拉文斯基、康德拉辛、罗斯特罗波维奇,包括小一辈的罗杰斯特文斯基。

这版演奏理念与海丁克不同,康德拉辛并不在意平衡而意在“拉开”,这在指导思想上与老肖“拉开作文章”的创作初衷颇为接近,演奏吞吐着乖张、狂暴与惊悚般的景像,激烈处,康德拉辛以近乎变形的手法与强烈的渲染性,把此作的意旨表达的更为“凸显”,他第一乐章近乎疯癫的个性与整体的浑厚感,从演绎的角度胜过海丁克一筹,而慢速部分的“聚焦性”也更为醒目,第二乐章的兰德勒不再“四平八稳”,舞步中显然注入了俄罗斯血液,将息中瞬间就“大步跃起”,这显然是斯拉夫特质的结果,欧州人相对俄要优雅,脉博也相对稳定,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这一节处理上极令我满意,这个过程可谓完美,看似有些松散的结构被康德拉辛以饱满的情绪与浓烈的笔触赋与生命活力,演奏竟能脉脉相连、绵延不绝,稳步走向英雄般的快板,于力透纸背中显出不可遏止的狂势,而狂势中又显出安稳如山的气度,真是精彩!任何演奏,一但深入,赋于音符与生命,所带给人心境的认同感与感召意义,就绝非音乐自身的华彩所能比拟,这个令人难解的第三乐章,到了康德拉辛棒下意旨清晰起来,他以令人钦服的魔力赋于音乐以生命,使之翩然起舞,也使之整个乐章都情趣盎然。

https://pan.baidu.com/s/1yTjSafu1OLgS-qdi0MEPKA?pwd=tf4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发表于 2024-5-20 0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5-19 11:11
老肖的音乐,以我个人喜爱程度说,首先是24首前奏曲与赋格,其次是那套杰出的弦乐四重奏,再次是交响 ...

俄罗斯的作曲家都是多产,从老柴开始,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室内乐、还有歌剧舞剧乃至电影配乐,每种题材都有佳作,老肖爵士组曲中的一首圆舞曲,就能让在场的人听得热血沸腾。
确实东移了,早先电视里采访刘欢时记得他讲过一句,大致意思是:伟大的古典音乐到马勒结束一去不复返了。我想这应该指德奥,如果把常说的从巴洛克开始的Classics作为一个整体的话,从全球看,画上句号的应该是老肖。
海丁克在模拟录音时期为PHILIPS完成了布鲁克纳和马勒,数字录音后在DECCA完成了肖斯塔科维奇的15首交响曲,在当时的宝丽金应该算是第一人,实在想不出是否还有谁。老肖的交响曲在企鹅带花榜单中很少有,但海丁克就占了一席。DECCA不仅拥有海丁克这套肖交全、还有一套菲兹威廉的老肖弦四,之后里卡多夏伊又在DECCA录制不少老肖的管弦乐作品。相比之下,DG显得慢了许多,除了90年代的艾默生的弦四外,在下载的资源中肖的15首交响曲没看到全过,贾尔维在CHANDOS留下半套,另半套给了DG,几个指挥(包括卡、伯)合起来的肖交好像DG也没凑全。去年(不早于前年)终于发现尼尔森斯与波士顿为DG完成了一整套老肖15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7
发表于 2024-5-20 10: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4-5-20 10:15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5-20 08:44
肖四之所以迟至1961年才首演,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最关键,但敏感,不谈,二、乐团对演奏稿也缺乏热情 ...
肖四攀登顶峰中,肖五就是站在峰顶之上了
说起肖四,又想起当年买碟的事。旋律唱片,看到一张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录制的肖四,MELODIA/OLYMPIA的CD从没买过,感觉前苏的这些唱片今后不会再有,就勇敢地买了一张。回来一放,第一声就把我镇住了,一没想到肖四也很好听,更没想到前苏录制的唱片效果也能这么好。80年代早期的数字录音,与DECCA相比,声音更饱满厚实。之后又去买了2~3张老肖-罗日杰的CD。ape时期下载了这套(BMG发行?),这套综合来看相当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发表于 2024-5-20 1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9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07: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罗杰斯特文斯基(1931-2018)尽管是晚辈,但他和老肖保持着密切友好交往,直到老肖1975年去世,这样的交往,明显有助于他对作品深刻而犀利的洞察力,和穆拉文与康德拉辛一样,他同样是老肖交响作品少数几位最重要指挥家。

与USSR这版录于1985年,他以极其坚实的节奏步态、富于激情的措辞、敏锐多变的色彩和润厚的音乐感成为肖四最佳版本之一,速度上与康德拉辛比较稍微慢些,但给我的感觉与作品精神的匹配性能甚佳,方整坚实的步履让我想起贝九第四乐章大合唱那样均匀级进的意志力,整个第一乐章都在罗杰斯特文斯基强大指挥意志的笼罩之下,打击乐和木管成为合奏的亮点,它被彻底放开了,成为引导“队列”奋勇向前的推动力,敲击出令人震撼的刚强节奏,给我的紧张感不亚于康德拉辛那版无与伦比的肖四,第一乐章撼山摇岳的疯癫与狂傲、直白表现出面对枷锁无所畏惧的对抗精神,而罗杰斯特文斯基对这种精神喧嚣式的喧泻,直逼康德拉辛。

罗杰特文斯基是富于即兴精神的指挥,当他的灵感大胆挥洒时可谓是姿肆不羁、“佳句”频飞,因而不仅在作品精神上,既使演奏出的音乐感也在最佳之列,可听性很强,当音乐在中速行走时,他的鲜活与生动往往更能令听者心旷神怡,听听他棒下的第二乐章,抑扬顿挫的起伏、张扬与曲隐、渐强与疏落、穿插于模进,被按排的十分美妙。

这部作品具有超前卫的写作笔法与交响精神,老肖诡异新奇的音乐语汇和措辞方式大量显现在作品中,如果创作由此大胆的在环境宽松的条件下发展下去,他那样杰出的音乐才华甚至有可能与马勒齐名,但显然并未被当时身处的客观环境宽容,我们现在早已安然顺畅的理解与接受,并给予由衷的掌声,但在那个时代,老肖的创作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大为抑制了,这里的痛苦与苦闷可想而知,因而,他作品时隐时现的嘲弄、癫狂与犬儒精神兼有的音乐语言绝非有意为之,却不得不成为他音乐创作中一道醒目的、独特的“风景”,成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悲哀的创作模式,如果能看到这一点,他的第三乐章可能会更便于理解。

面对复杂的第三乐章,罗杰特文斯基超能的灵感与即兴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就是具有这样能力,能把老肖原创中复杂的纹理结构、难以明言的隐曲情感、形而上的高端姿态,以热情扬溢、有凝聚力的管弦乐方式融于一体,这个乐章很顺畅且精神抖擞,虽解析未必有多深刻,但生动而直观性好,与他的第一乐章一样,他在均匀步态下坚定的行走与坚韧的色彩无疑给演奏增加珐码。

https://pan.baidu.com/s/1yW6aA5nutIq7MwSxf6dBBQ?pwd=6y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07: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MusicAV 发表于 2024-5-20 09:46
俄罗斯的作曲家都是多产,从老柴开始,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室内乐、还有歌剧舞剧乃至电影配乐,每种 ...

是的,老肖作品前苏旋律公司居多,交响这块,苏俄挥的也多,其次DECCA,DG有些散碟,尼森斯的听说过,瓦西里·佩特连科在naxos也录了一套,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
发表于 2024-5-21 10: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6: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听老肖猛的想起朱践耳,把他的第一交响曲发上来。

别说众生,就是圈内也极少有人听朱践耳,究其原因,一是不解,二是不屑,不解好办,随着音源普及或会慢慢能理解,不屑难办,对国人音乐家的不屑或来自半西化的骨子里,或来自对汉民族音乐通晓之后的轻蔑,或则是故弄高端象牙塔式的装腔,这都不好办。

民族音乐传统单薄是事实,汉最早出现和声乐器,较之欧洲要早很多,但音乐创作却不见和声踪迹,我们的音乐始终是单线平面的,可见问题不在硬件而在脑袋,这缘于我们自古根深蒂固的一元化思维方式,欧洲音乐出现和声始于中世纪末期民俗音乐向宗教音乐渗入,两条线(复调)的宗教音乐逐步形成,格利高里圣咏的单线性音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开始形成复调音乐的萌芽,和声音乐开始出现。

国人音乐家真正开始借鉴和声很大程度上是向俄学习的结果,1955年就读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朱践耳是集之大成者,我始终认为,民族音乐家在和声创作上真正有建树的一个朱践耳,一个周龙,后者的代表性曲目是非常精彩的《唐诗四首》,前者则是他8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的几首交响曲,他们虽难免形单影支,但总算给馈薄乏力的平面音乐图景燃亮了一盏和声的灯,至少我们没有理由小觑它。

第一交响曲显然针对几十年前的那场运动,文阁事舆论早有定论,几十年来抨击文字充斥于媒体,却罕见反思,更罕见从人文传统、民族列根性、人性弱点、愚蛮本性的角度分析,这块土第擅于跟着指挥棒转,转来转去,唯见天日,不辩西东,令人可喜又可悲的是,我在朱践耳一交中却觉察出这样的反思气息,尽管微弱。

听此曲有几分感觉似在听肖斯塔科维奇,它的确带有老肖味道与表象特征,浓郁的氛围、密集与宽余交集的声部、新颖奇异的律动与迅猛的冲力,第一二四乐章都是这样(四乐章的纵向与丰富节奏令人叹为观止),第一乐章的洞乱场景无须解释,引子始于开声顿挫有力的四音音型,可以看出A-D-G-降A这个上行音列都相隔四度,在G音延长并幅射至降A形成强烈的动态和弦,这样满弓满力的引子尤如大门洞开,将接下来的“场景”尽收眼底,引子前后两部分明显在勾勒文阁两股截然相反的运命图景与人性的善恶正邪,与喧嚣、肃杀、炽烈恶势力相对的是由低音大管开启的暗淡场景,并由此引出匍匐般的低吟与哀鸣,呈示部重在展示柔弱的抒情主题,展开部的重头戏则在描述恶势力的膨胀壮硕,你能听出它像瘟疫般四处漫延,这一段落惊心动魄,音响充分,语言鲜明生动,调性上虽属十二音序列,但主题与副题部分素材有调,两个主题个性(一弱且抒情,一强悍且嚣张)形成强烈对比,展开的极为充分,因而并不难接受,听下去颇为入迷。

第一乐章结构分段上再咯嗦两句,相当自由的奏鸣曲式,呈示部:开声至9.24分,包括一个长大的引子:开声至6.23分,主部主题:6.35分,副题:7.44(副题的乐思源自哪里?有点难度,但熟悉者一目了然),展开部:9.25分-16.14。接下来自然是再现部,主要再现缓慢的主部主题。记住引子ADG降A这个音列,它构成整个作品的动机,它的音列、节奏形态与四度、小二度也形成乐章内与乐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尤其欣赏短小的第二乐章,显然在为这场运动中的丑类与荒诞画像,可谓一针见血。曲式属变异的复合三部曲,开声四音列引出A部主题——京剧的小过门,那个时代充斥街头巷尾的国乐,1.38分,夸张的主题B出现,来自文阁盛行的革命歌曲,作变形处理,它以粗俗可笑的姿态步步逼近,紧接着3.02分是妙不可言的主题C,木鱼敲击背景下一个更加夸张异化的音型,画面如庙宇,勾勒出在变形的大背景下的顺从、迷信与麻木,它瞬间将整个作品的意味与思考提升了,看似荒诞,却隐含着深层面的反思,看到丑恶不难,难的是剥离表象,揭示出亦庄亦谐的更令人悲哀的荒诞,当村庄处于麻木状态,荒诞比丑陋更可怕,那是一个深层次的无解的悲哀,而表现出来的则是弹冠相庆与邪事正做的郑重其事,它建立在丑陋的基础上,却让焰火烟花(尾声乱鼓爆竹齐鸣)把所有的丑陋遮掩,这样的荒诞剧在那时不断上演,听听朱践耳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多么荒诞逼真的场景。

后两乐章理解不难听性也强,文字省略,三乐章可作反思与悲歌理解,四乐章则表现了正义的洪流,陈燮阳与上交80年代末期录音很不错的,虽声部的表现力、声音的密度、特别是弦乐声部明显偏弱,合奏的层次一般,但陈燮阳对作品的灵魂与以有力而辛辣的揭示,整个的平衡性不错,总体成功。

https://pan.baidu.com/s/1KjAdJqMwMneCREf9n3gdHg?pwd=h4o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发表于 2024-5-21 16: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发表于 2024-5-21 1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5-21 16:43
听老肖猛的想起朱践耳,把他的第一交响曲发上来。

别说众生,就是圈内也极少有人听朱践耳,究其原 ...

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发表于 2024-5-21 17: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5-21 16:43
听老肖猛的想起朱践耳,把他的第一交响曲发上来。

别说众生,就是圈内也极少有人听朱践耳,究其原 ...

多谢你的详尽分析与推介!对朱践耳的作品了解甚少,能否把这套2CD完全分享一下?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发表于 2024-5-21 17: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gdyy223 发表于 2024-5-21 16:43
听老肖猛的想起朱践耳,把他的第一交响曲发上来。

别说众生,就是圈内也极少有人听朱践耳,究其原 ...

楼主的贴子很精彩。这套碟子的CD2若有收藏,恳请一起分享,多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
发表于 2024-5-21 22: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5-21 07:51
是的,老肖作品前苏旋律公司居多,交响这块,苏俄挥的也多,其次DECCA,DG有些散碟,尼森斯的听说过,瓦 ...

V.Petrenko的这个是24bit版,部分44.1部分96K - magnet:?xt=urn:btih:3F0DBCF53413EB4C0D2227A835B24A26027DF8CD
Nelsons 96K肖交全一会儿我来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发表于 2024-5-21 23: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鄂州
gdyy223 发表于 2024-5-21 16:43
听老肖猛的想起朱践耳,把他的第一交响曲发上来。

别说众生,就是圈内也极少有人听朱践耳,究其原 ...

雨果唱片里有朱践耳的作品  华人优秀作品系列-纳西一奇
https://pan.baidu.com/s/1qtXuY-yC4Z-oLQq1qq1fYg?pwd=4x22


中国作曲家作品 这个集子里也有,可惜是有损的 m4a 格式https://pan.baidu.com/s/1cERsWQ#list/path=%2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9
发表于 2024-5-21 23: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鄂州
本帖最后由 很不牛的俺 于 2024-5-21 23:44 编辑
dgtool 发表于 2024-5-21 17:18
楼主的贴子很精彩。这套碟子的CD2若有收藏,恳请一起分享,多谢啦

上海交响乐团.-.[朱践耳管弦乐曲集I.2CD].专辑.(FLAC).rar
https://pan.baidu.com/s/1qYTwC4s


上海交响乐团.-.[朱践耳管弦乐曲集Ⅱ.2CD].专辑.(FLAC).rar
https://pan.baidu.com/s/1migLNRi


冒昧了~~因为正好在整理雨果唱片还望楼主海涵。坚定地跟着楼主的指引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发表于 2024-5-21 23: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基里尔佩特连科入主柏林爱乐后由其媒体发行的还不多见,我这里先有的是老柴的悲怆,然后是马勒的悲剧,接下来是老肖的S8~10,去年在录拉马150。
捷基耶夫指挥基洛夫在飞利浦还录了老肖的小半套,S4~9,48K录制。PHILIPS给起了一个名字:The War Symphonies。

尼尔森斯这15首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从第一次下载到15首下全用了至少五年以上,去年15首全了。可能还有后续,如协奏曲等管弦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zI-pkyaOdi7vUPsdUGFZw?pwd=erj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2-23 10: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