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5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响与想听的区别:HIFIMAN R2R2000 红太子Hi-Fi播放器使用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28 1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从最早开始入手磁带机,到后面的CD、MD再到iPod,虽然算不上发烧,勉强也算是跟上了时代的脚步。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器材的追求一直都比较佛系,但是是从朋友那顺回来一付TFZ 的SERIES 7后,希望入手一款“想听”的播放器的想法也是日趋清晰。对比了一圈国砖及大法家的黑砖后,本来非常看好大法的黑砖,结果看到去年用过一段时间的HIFIMAN R2R2000 推出了全新配色的的红衣太子,看产品介绍,红衣太子除了解码芯片从PCM1704K换成了PCM1702外,其它电路板、滤波、放大电路跟旗舰款完全一样。
在黑砖跟HIFIMAN R2R2000 纠结了很久之后,最后还是入手了HIFIMAN R2R2000红衣太子。继承了旗舰机上面一样的R-2R架构的红衣太子,到手确实也没让楼主失望,试着搭配楼主手上的几款耳机,红衣太子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下面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下。

一、外观细节
红衣太子在外观设计方面延续了太子款的设计,唯一不同的是主机的配色采用了更加张扬的红色。尺寸方面,红衣太子依旧为97.4X56mm,两个侧边做了直切处理,正面采用了一块单色的显示屏,上半部分是显示区,下半部分则是触控操作区。

红衣太子的背面采用了玻璃贴面,上面可以看到HIFIMAN的品牌LOGO,往下可以看到播放器的产品信息。

从侧面可以看到,红衣太子在厚度方向采用了上厚下窄的设计,最薄处为13.1mm,最厚处为18.8mm。就尺寸来说,红衣太子应该是目前主打HIFI的播放器的尺寸最小的了,对于用户来说也意味着更好的便携性,较小的尺寸加上142克的重量,这也是楼主放弃其它国砖及大法家播放器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衣太子最大支持256GB的TF卡,安装方式使用了类似于手机SIM插槽的设计,楼主这里使用了一张雷克沙128GB的TF卡。

另外一侧,可以看到红衣太子上面唯一的实体按键(电源开关)及一枚步进式电位器,实际使用,红衣太子这枚步进式电位器,档位感很清晰,盲触的时候尤其明显。

顶部提供了一个标准的3.5mm音频口及4.4mm平衡接口,比较有意思的是红衣太子的这个3.5mm音频接口同样具备平衡口的功能,可以在设置菜单中,选择单端输出还是平衡输出选项进行切换,实际听下来在使用耳机自带标准线材的情况下,切换到平衡输出,也能明显感受到音声场最少能够提升2-3个等级,临场感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数据接口使用了目前主流的Type-C接口,这个接口除了完成常规的充电及数据传输功能外,通过随机标配的数据线,连接手机及电脑还能成为高解析的USB DAC。同样的在无线播放方面,红衣太子支持最新的HWA高清蓝牙协议,可以作为HWA高清蓝牙DAC。从产品功能上面不难发现,红衣太子的强大之处。

二、使用体验
1、系统
系统方面,红衣太子使用了定制单进程嵌入式操作系统,相比安卓和linux等大部分多进程操作系统,一次只处理一个任务,能够带来更低的Jitter,对于提高音质及播放器的整体响应时间具有比较积极的作用。
就实际使用来说,虽然没有使用安卓系统的播放器那么炫酷的播放界面,但是作为播放器本身来说,红衣太子的系统显的更加纯粹,操作更为直观。加上实际播放器工作的时候大多数是处在息屏状态,就我个人的使用情况来说,红衣太子的系统还是能够接受的。
系统的流畅度还是比较不错的,通过下面的六个虚拟键,不管是进入下一层级,还是播放方面的对应操作,基本感受不到卡顿的情况。

2、功能
在系统的开机页面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红衣太子除了提供基本的正在播放、更新媒体库及设置选项外,还提供了播放本地、蓝牙模式及DAC模式三种针对不同使用场景的播放模式。

播放本地相信不难理解,应该也是大家最为常用的播放模式,楼主电脑上面大量的320K MP3及几百GB的无损音乐也算有了用武之地,音质也是三种播放模式中最有保障的。

蓝牙模式也是红衣太子主打的功能之一,蓝牙协议支持最新的HWA蓝牙无线传输协议,通过手机把音乐文件转成文件流,HWA协议能把接近无损压缩文件流成蓝牙信号,蓝牙接受并转成音频流,再通过外置DAC转换成模拟信号,失真低至0.0005%,音频规格支持到24bit/96KHz,无线接近于有线传输时的水平。
楼主用三星Note9配合常用的网易云音乐,在使用同一幅耳机的情况下,相比手机直推,在结像、声场及三频表现上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最后一个DAC模式也是比较有意思,通过Type-C数据线跟电脑或者平板连接后,可以切换到USB DAC,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较好的解决了电脑及平板音质及推力一般的问题,配合使用即解决了电脑(平板)音质、推力一般的问题,也无需在额外购买高品质内置声卡,功能上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3、硬件
对于HiFi播放器来说,除了解码芯片外,音频线路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红衣太子除了解码芯片换成了PCM1702外,同样使用了切比雪夫模拟滤波器,平衡输出功率每声道可达到500mW(半瓦),不借助耳放就能推动大多数的耳机。实际用下来,红衣太子的素质跟旗舰版的差距非常的小,听感上面也是非常接近。
硬件对声音的提升,最明显的感受就是S7完全就像是换了一付耳机,很好的发挥了S7的性能,如果说以前手机搭配S7只能发挥4成功力的话,搭配上红衣太子后,这才是2000+的S7应该有的表现。

4、听感
总结了下最近几年折腾了音频的情况,归纳起来个人觉的对于器材的追求主要就是“听响”跟“想听”的区别。而这次的红衣太子加S7的组合恰恰比较符合楼主“想听”要求。楼主在导入了自己收藏的一部分无损及高码率MP3后,开机第一耳的效果就不是光光一耳朵的差距了,如果把手机加S7比作是速溶咖啡的话,那么红衣太子加S7(3.5mm单端输出)的话最少也是胶囊咖啡的水准。
好像忘了介绍下楼主顺回来的这条属于TFZ旗舰耳机的S7了,S7采用了一动圈加四楼氏进口动铁单元的组合,堆料堪称豪华。当然比较可惜的是在没用红衣太子前,一直使用的是手机直推,总体听下来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对比后才明白,原来手机播放的时候,解析及瞬态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低音下潜感比较一般,动圈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

先简单测试了下3.5mm单端输出的表现,效果已经比较理想,不过考虑到要想有更好的表现还得使用平衡端,网上订制了一条4.4mm平衡线,换上以后音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长。楼主平时还是以听人声为主,所以第一首的试听曲目还是选择了蔡琴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渡口》,前奏响起的时候,明显能够感受到鼓点带来的冲击力,下潜及低频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相比单端输出的时候,空间感一下子扩大很多,听感氛围有明显的改善,中高频柔和通透,解析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人声也是非常的饱满。

第二首试听了大编制的维瓦尔第《四季》E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没有红衣太子之前,楼主几乎是不听这方面的乐曲的,大编制的关系非常考验前端跟耳机的配合,实际听下来红衣太子加S7的组合虽然离完美还有稍许差距,但是整体听感已经有不俗的表现,空间结像感立体、声音的层次比较丰富,乐器之间的分离度控制的也算游刃有余,细听乐器都能有比较清晰的定位。

后面楼主也试在用红衣太子搭配手上面其它几条比较低端的有线耳机,单端输出的状态下音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前端对声音的发挥还是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三、写在最后
作为第二次体验太子播放器,产品本身的做工还是比较精致的,外观尺寸方面也是达到了目前HiFi播放器的极限尺寸,便携性方面应该算是目前的不二选择。加上除了支持丰富无损格式的本地播放模式外,还具备蓝牙及USB DAC功能,应用场景比较丰富。
R-2R结构、超前的双平衡口、出色的续航及使用体验,就这个价位的播放器来说,HIFIMAN R2R2000红衣太子应该还是值得拥有的。

当然听音乐是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音频文件、播放器、耳放、线材、耳机等软硬件的不同,都会对最终的播放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去实体店试听后再做决定。



2
发表于 2019-8-29 0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
红太子颜值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8-29 0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价位红太子听感最好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8-30 21: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LAZHEN 发表于 2019-8-29 09:50
这价位红太子听感最好的了

红太子素质不差,但是优势是老dac的韵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9-1 16: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一直在看地平线3乐高塞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9-1 1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
再难听也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2-18 1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红衣太子素质绝对不差。这个价位里它跟M2PRO和QA361是为数不多能打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9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