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44|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我反省之一:我真的需要大包子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2 17: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非常喜欢这个板块,在里面看到很多朋友无私分享了很多好碟,也默默下载了一些;更不必说也有一些求碟的历程,大家都很热心,非常的感谢。
遗憾也有,对音乐讨论的帖子不算多,很多求碟的朋友,为什么求这张碟,其实我很好奇;分享的朋友,为什么分享,我也想知道这碟好在什么地方;再有就是大家听音乐有什么感悟,之前看过辛丰年音乐笔记,就是这类的东西,隔壁小白的博文也有很多同样的博文。所以,我想也写一些东西。


声明一下:这个帖子,既不是推荐,也不是批评,纯粹是反省,除了自我评价外不针对任何人,也顺便做个记录。这篇就是我的第一篇反省:我真的需要大包子吗?

大包子,就是套装。我买的第一个大包子,是60CD的韩版RCA LIVING SERERO。然后就不可收拾的买了卡拉扬在emi的2个全集,贝多芬、巴赫、莫扎特在辉煌的全集,舒伯特在emi的全集,马勒在dg和emi的全集,dg的瓦格纳拜罗伊特全集,西敏寺老录音套装……这些大包子,虽然大多数碟都没有原始唱片封面(rca living stereo例外,环保装但是都有封面,大赞!),但好歹都有一本或详尽或简陋的小册子可以翻一翻。那都是CD时代的事情了。实话实说,早期的几个包子我还是听了一些的,rca套装的确超值,可能听过三分之二吧,贝多芬的辉煌全集听过二分之一不到,巴赫全集听过10张不到,莫扎特全集十几张,其他全集估计都在5张以内。

实体cd大包子尚且如此,进入数播时代又怎样呢?

进入数播时代,我没有把碟片清仓,而是仍在角落吃灰,主要原因是:懒。我对数播的策略很明确,本地硬盘为主,偶尔在线播放。于是之前在伊美姬论坛、天易论坛、80论坛下的ape、flac都转分轨,然后大包子的文件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最早的是rca的best100,100cd,选曲和living stereo有很大重叠,但的确很好,而且每一张都有原始唱片封面(这个系列本身就是硬壳塑料零售的,其实不能算真正的大包子),我听了很多。但典型的大包子,是指环保装的唱片,绝大多数没有封面,而且网上共享的大包子绝大多数是没有小册子扫描和pdf文件的,甚至连封底都不一定有。这些年来,我下载了大量大包子、中包子、小包子,最后发现基本上都没怎么听。

为什么进入数播时代大包子利用率更小了呢?首先,来的太容易,不珍惜,这不用多说;第二,没有小册子,即便有也存在硬盘里以pdf或jpg形式存在,拿着手机或者平板查阅非常麻烦,远不如实体唱片小册子,很不方便;第三没有封面,没有封面,没有封面,好吧,这是最重要的原因,网易云音乐都有封面呢,大包子的每一张唱片,极少有封面,而且就算有,绝大多数都是拿盒子封套凑数,50cd每一张cd的封面都一样,毫无意义;第四心理因素,都说老版、原版声音最好,新版的remaster基本上都是瞎搞,那大包子的音质肯定不如单张啊,当然我没有对比验证过,但这就是一根扎入心里的刺;第五,现在获取唱片数字文件太容易了,大多数唱片都可以从鹅网、磁力搜索等渠道获得,想听某艺术家演绎的某部作品,精准搜索就好了,何必搞大包子;第六,好吧,这是第二重要的,你喜欢的作品可以听很多不同的演绎,比方说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硬盘里三四十个版本总还是有的,但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这些人,我碰都不会去碰一下,但哪个大师的包子里没有让几张大多数发烧友避之唯恐不及的曲目?

现在只有一种情况我会去听大包子:为了找某个特定的曲目,但找不到单张唱片,不得已去下大包子、去听大包子,但听来听去,也就是取整个包子的一小部分听,其他仍然是在吃灰,只不过是在硬盘里吃灰。

人心总是贪婪的,女人衣柜里永远缺一条裙子,男人硬盘里永远缺一打唱片。前些年下载的那么多数据文件占据了太多硬盘,检索的也慢,电脑里硬盘槽位也不太够了,但我真正听的有多少?没有听的部分,有多少是大包子?

思前想后,我确认了:真的不怎么需要大包子。现在要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了。于是,想听什么就下什么,尽可能减少过去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做法,大包子一定要有目的地去碰。


49
发表于 2025-4-8 23: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可能有的人没经历过360网盘,几十TB直接清零,心有余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5-4-8 17: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zl2018 发表于 2025-4-8 16:33
推荐123网盘,我的几个网盘、几个移动硬盘都不够用了,幸好123网盘每个月给增加800G空间,大大减轻了焦虑 ...

感谢推荐。为下载资源曾把阿里盘及139盘都注册了,但空间太小几乎闲置。打算不再下载音乐资源了,对自己挑选下载的资源都很满意,多少辈子也听不完。下载的乐趣现被空间限制,就发展听音乐的乐趣,要不多少觉得可惜了。
还好,以前听不进的马勒、勃拉姆斯经努力能听进去了;曾经讨厌的布鲁克纳和切大嘴,也能听出点味道来,听音曲目扩大不少,算是有点收获吧。
主要是各个硬盘网盘中为腾挪空间,不知翻了多少遍,重复拷贝花了巨大的时间精力,现删无可删了,就此打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5-4-8 16: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4-2 17:29
太难了,我各移动硬盘50T、各网盘15T,包括笔记本硬盘都已爆满。面对自己“辛苦”收集来的资源,版本、体积 ...

推荐123网盘,我的几个网盘、几个移动硬盘都不够用了,幸好123网盘每个月给增加800G空间,大大减轻了焦虑,而且用海贝播放器可以直接播放123网盘、百度网盘里的DSD文件,方便实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4-7 2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hav 发表于 2025-4-3 08:04
虽然买碟也花了不少钱,但也算不上太多,要不要挂闲鱼我也无所谓。

在线音乐是方便,但声音明显不如本地 ...

电脑也可以挂多几个硬盘,把电脑当NAS,看着那些需要花大价才能买的碟片,现在通过网络采集回来,同时心里也是满满的收获,断舍离太难。

b153931c513f445f93d2e771f2f5e02.png (52.59 KB, 下载次数: 0)

b153931c513f445f93d2e771f2f5e02.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4-7 14: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收藏癖,囤积癖,好像是个通病了,我也是囤积了好多,但实际听的很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4-7 1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三明
既然进入了数播时代,要转变思路,重点应该放在流媒体上,在线听为主,感觉很喜欢的再去找找下载.音乐是为人服务的,不然整天收集数字音乐,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4-6 15: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4-2 17:29
太难了,我各移动硬盘50T、各网盘15T,包括笔记本硬盘都已爆满。面对自己“辛苦”收集来的资源,版本、体积 ...

需要花大量时间整理,把版本,码率好的留下来,喜欢小编制留小编制,我就是不喜欢交响乐,不喜欢咏叹调,相关的一律删除,节省空间,老录音效果差的一律删除,相同曲目不同版本留最新的,无损的,码率高的,真的需要大量业余时间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4-6 10: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个人是留了老卡,阿巴多和贝恩施坦 3套大包子。。加其他一些大家的精选。 8T左右的。
另外 SHM Japan, DG Decca,  Tower ,EMI,RCA 和 二嫂的部分,感觉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4-6 1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桂林
信息时代率先迈入‘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门槛儿,“按需分配”也会相伴开启了。丰盈过剩,取之所需,取多没必要啦,这是必然的喽。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4-6 08: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音乐的浩瀚海洋不懂的太多,就怕上网时突然看到说某演绎经典自己不知咋回事又无从下手,反正存储空间不值钱,看着有顺眼的就收来放着。看到有人安利什么什么经典好听,就去资源库找一下有没有,有就试听一下,不合胃口继续束之高阁,觉得好听就调出来常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4-6 0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荆州
各类榜单、大包子根本听不完、装不下,而喜欢听的就那么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4-5 20: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你们不懂仓鼠的世界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4-5 17: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我的做法是都丢LTO磁带里,反正基本上大包子最后都会变冷数据,那就用磁带存,最保险了,单位容量最便宜的存储数据方式,800G的LTO4磁带也就不到10块钱。什么时候觉得哪张碟好听再恢复也花不了太长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11: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edbljl 发表于 2025-4-4 00:09
楼主懒就懒呗,脸皮厚过山,竟然找了一堆理由来欺骗别人,检索慢就找更快的方法,听不完就别听没人规定一定 ...

我说了是自我反省,我既懒且笨,人生苦短也没有太多时间研究,这些我都承认。
至于欺骗别人就是您自作多情了吧,我哪有时间管别人的事情,更何况还是损人不利己。

既然您有更好的见解,更强动手能力,既不懒也不笨,就请多分享一下您的真知灼见,我一定不挑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4-4 0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懒就懒呗,脸皮厚过山,竟然找了一堆理由来欺骗别人,检索慢就找更快的方法,听不完就别听没人规定一定要听完什么才能下载,什么硬盘位不够不懂得外接,别啥都扯hifi,既然听大包更多重量不重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4-3 20: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德阳
joseph_li 发表于 2025-4-3 20:21
150T,如果不包含视频,那也太多了,删除一半都没啥问题,

视频不到5T,其他的都是音乐。因为来源不同,往往同一个音乐资源有多个拷贝,我正在用程序清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4-3 2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idandy 发表于 2025-4-3 20:18
就算有,也听不过来了,我现在有150T的音乐资源,已经在着手删除一部分了。

150T,如果不包含视频,那也太多了,删除一半都没啥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4-3 2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德阳
laocui0602 发表于 2025-4-3 17:05
关键是,自己真正喜欢听的,一个大包子里能有几张呢?无非是占有欲在作怪罢了。

就算有,也听不过来了,我现在有150T的音乐资源,已经在着手删除一部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4-3 20: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对音乐的爱好和评价是非常主观的事,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大包子以及海量资源存在的价值,在于有时间和空间来发掘自己的喜好,如果都没有机会接触,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如何判定呢?过去的经典,都是从现在海量资源中大浪淘沙出来的,今日的新鲜版本,说不定就是明天的名版经典。当然,一旦发现不适合自己的资源,就得坚决断离舍,比如我个人就从不下爵士乐。再比如历史录音,特别是有炒豆声的,单声道又有底噪的,无论多有名的盘,我内心都是抗拒的。
曾经非常执念买实体CD,在搞了一千来张以后也就放弃了。科技的进步,硬件的更新,加上囊中羞涩,无法上最好最新的硬件,我的木耳朵实在没有能力分辨孰优孰劣。现在CD播放机势微,仅存的也越来越贵,耐用性也越来越差,电子产品包括影音产品,快消化趋势无可阻挡,还是顺应潮流更明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10 00: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