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3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新鲜有趣的声音 聊聊我的塑料片们~~~ (不定期缓慢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27 09: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8-27 10:05 编辑

首先澄清两个概念

1 古典音乐不是古代的音乐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百度百科)
因为“古典”这个糟糕的译名,使很多人产生误解,以为古人写的是古典音乐,现代人写的就是现代音乐,这是很不准确的。  

2.现代音乐是古典音乐的一部分
现代音乐,或称现代主义音乐 (modernist music) 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百度百科)

也就是说这一个世纪以来音乐家写的古典音乐都是现代音乐。
(不包括流行音乐,那是另一个范畴)

很多人提起古典音乐就是贝多芬莫扎特,最多排到马勒布鲁克纳,然后古典音乐史仿佛突然中断了似的。
提起现代音乐,想到的就是无调性、微分音、序列主义……这些高深莫测的先锋派音乐。
而事实上,基于传统手法的古典音乐创作从未中止过,而且由于不断吸收现代元素而变得更为新鲜有趣。只不过,这些音乐不像满大街的流行音乐和同样满大街的贝多芬莫扎特那样唾手可得,是需要花点心思去发现的。

由于个人听音取向,外加一点猎奇心态,耳机(暂时?)退烧之后我开始对这些有趣而动听的冷门音乐展开搜猎……  
(详见另一贴 [url=退烧一段时间了,聊聊音乐~~~~~~~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59492]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59492[/url])

结果很快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坑,短短两三个月,万把银子不知不觉就烧没了……
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坑不如万人坑。
所以有空我会冒个泡,聊聊我的这些塑料片,希望你也感兴趣~~~~~~~~~~

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0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8-27 09:50 编辑

塑料片太多了,没工夫作系统性整理,就想到什么说什么吧。


因为这两天正好在听Ince,先聊聊Kamran Ince。



百度上你是查不到这个名字的,维基又被墙,只好按着唱片内页上的介绍写几句:
Kamran Ince
1960年出生,带有土耳其血流的美国人。
他的音乐融合了土耳其和巴尔干民间音乐的活力和粗犷,拜占庭和奥斯曼宫廷音乐的灵性以及欧洲艺术音乐的传统。




我们来看看这些牛逼闪闪的曲名:
第二交响曲“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三交响曲“维也纳围城”
都是些宏大的历史事件有木有


如果你对拜占庭和火鸡国的历史感兴趣,可以在探幽历史时配合服用。
比如翻开《三体》第二部时就可以听这个……

第二交响曲“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一乐章

https://music.163.com/#/song?id=465406693

(友情提醒,试听链接仅供参考,大编制交响曲一定不要听有损!)



对了,顺便提一下这张唱片《加里波利交响曲》


这是加里波利战役100周年之际,袋鼠国和火鸡国集合了世界各国作曲家一起搞的一部纪念性音乐,Ince也参与其中。
这张碟是某宝洋垃圾5块钱买的(另外还发行了dvd 某宝也能找到)。

听冷门音乐的一个好处是就是偶尔能捡个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17: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8-28 22:30 编辑

今儿聊聊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Minimalist Music,基本上都不会难听,大体上就是写一个好听的乐句,配上和声,反复不断地碎碎念,悄咪咪地搞一点小变化这样子。


就算完全不去理解音乐内涵,当BGM听也毫无问题,难怪极简主义常被用于电影配乐。
Michael Nyman ,Philip Glass 这些大师都写过不少电影配乐,尤其是Nyman和Greenaway合作的那些电影,堪称绝配(个人觉得《钢琴课》有些过于通俗了)。

Hans Zimmer虽然不算极简主义作曲家,但他比较牛逼的作品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的配乐都有极简主义倾向。


John Adams也是极简主义代表人物,虽然他自己并不认同,他的作品常常模仿机械运动的重复的节奏,比如这首《快机器中的短旅程》十分具有代表性。

https://music.163.com/#/song?id=22500080

但我个人最喜欢的极简主义作品是Steve Reich的《不同的火车》(diferent train)
这简直是个天才的创意。
作曲家先是拿着录音机采访了一些和火车有关的当事人,请他们聊聊自己在不同年代关于火车的记忆。
然后他把这些录音剪碎,反复拼贴……(对,就是鬼畜)
再配上真实的火车汽笛声和乐队配乐,最终产生奇妙的效果。

不同的火车——战前美国
https://music.163.com/#/song?id=21599627

个人觉得这部作品最棒的地方是它先录人声再写配乐的创作方式,造成一种随口说话却和乐队音调吻合的“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录音技术发达的现当代才可能实现,莫扎特再聪明也不可能想得到的。




既然提到了这张唱片,下回有空再来聊聊它的演奏者,个人十分喜欢的Kronos四重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8-28 20:50 | 只看该作者
Kronos四重奏我也挺喜欢,有原生态的新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15: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8-30 16:00 编辑

Kronos四重奏成立于1974年,至今已经活跃45年了(中间换过成员)。



作为一个室内乐团,Kronos的选曲比较偏门,大都是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既有Reich、皮亚佐拉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也有很多你听都没听过的名字。

这些作品虽然具有现代性,但又不会太过前卫,多半还保持着动听的旋律。可以说是一个有流行倾向的古典乐队,为当代音乐的推广作出不少贡献。
顺便提一下,谭盾的《鬼戏》唱片也是和Kronos合作的。  
(这张碟绝版了,价炒得有点离谱,没买。)


放一首Kronos演奏的哀怨小曲
A Cool Wind Is Blowing

https://music.163.com/#/song?id=19041192




安利完Kronos,再安利一个介于古典和流行之间的跨界组合:柏林爱乐12把大提琴。
比起Kronos的正儿八经,12大提琴是玩票性质,选曲也更偏流行,经常改编一些流行曲目,因此也更有观众缘(记得来中国演出过吧)。

放一曲左边这张专辑《Nostalgie》中的日本名曲“荒城之月”,大提琴颤音表现荒凉萧瑟的气氛可谓一绝,是我听过这曲子最带感的演绎了。

https://www.xiami.com/song/8Gyxk4fb036




这类流行和古典跨界的室内乐团应该还有不少。
比较著名的比如马友友的丝路合奏:
比较冷门的比如这个,资料不详:


听现代音乐,慢慢发掘是一大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15: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贴的试听链接都不能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8-31 00: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本帖最后由 rzcccccpa 于 2019-8-31 00:11 编辑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8-30 15:51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贴的试听链接都不能点……

-,-估计是管理员禁止外链了。。安全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8: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9-5 18:59 编辑

今儿要安利一位美国作曲家。

说到美国音乐,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格什温、伯恩斯坦,浓浓的爵士风……其实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美国现代音乐要丰富得多得多。
比如前面提到的 Ince 、Glass、 Adams、Reich  ……这些都是美国作曲家。
今儿要提的这位可能知名度不如前几位,但个人十分喜爱,那就是——霍夫哈奈斯。

Alan Hovhaness出身在美国,父亲是亚美尼亚族,母亲是苏格兰裔,他受家庭影响对亚美尼亚音乐产生兴趣,随后又迷上了印度音乐,并游历了印度、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所以他的音乐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旋律清新,优美脱俗。

来一首小曲感受一下:

https://music.163.com/#/song?id=465612417

是不是有一点世界音乐,特别是东方音乐的情调,还有一点极简主义的倾向,但是并没有陷入极简主义的碎碎念当中。

喵星人认证,一定好听:


但要想集齐hovhaness的作品,做梦吧。
Hovhaness出了名的多产,有编号的“交响曲”就有六十多部,据说他自己还烧掉了一千多部早期作品。
过于多产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他的作品都很相似,听多了全一个味。
不过比起维瓦尔第被人吐嘈写了三百多部一样的协奏曲,hovhaness算是好的。

可能是由于作品过多,再加旋律通俗优美,而且大多是描绘性的标题音乐,Hovhamess的音乐显得没有太深刻的内涵,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但随着唱片和Hifi产业的发展,Hovhaness的作品在发烧友中获得了一定的口碑。
本人最早听到这个名字,也是在一张试音碟里听到了他“第2交响曲”里的这首双重赋格。

https://music.163.com/#/song?id=552410355

前半段平平无奇,后半段进入赋格后简直爽翻了有木有~
而且曲调,貌似隐隐有点中国风……


几年前国内某发烧榜单把hovhaness的几张碟评上了榜,包括动态凌厉的“第50交响曲” 圣海伦火山。      
听一下表现火山喷发的第三乐章:

https://music.163.com/#/song?id=465316012

友情提示,1分40秒后注意音量,保护耳朵。  


就这样,hovhaness的唱片被JS们把价格炒了起来。
好在拿索斯出的美国作曲家系列里收录了不少hovhaness的作品,通过prestomusic海购,最终到手平均七十几块一张,还算合理。


Hovhaness 2000年去世,活了九十岁,结过六次婚,留下几百部作品,人生赢家。唯一遗憾的是知名度不高。
但维瓦尔第不也是被人遗忘了两百年,突然又火起来了么?谁知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9-10 13: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这样的好帖子要顶。谢谢推介这些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1: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继续晒日本音乐唱片

这里面既有武满彻、西村朗这些深奥的先锋作品,也有吉松隆、小山清茂这些通俗易懂的乐曲,实在太多,不一一介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1: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9-24 11:45 编辑

突然想起这张唱片也挺有意思

日本人搞的一个项目,邀请8位亚太地区音乐家各谱一曲,合成这部《新世记赞歌》
中国作曲家于京君、周龙也在其列。
(周龙分到的主题是“火之未来”,他却整了个“三十里铺”,疑似有点糊弄~)


又忽然想到富田勋,他老人家也挺有意思
他出名是因为玩电子音乐,把世界名曲改成电子合成器版本重新演绎,本人对此完全无感
但他玩起原创来却是极好听的。  
比如几年前去世前来北京演出过的那部“ IHATOV交响曲”就超极有趣又好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01473

但这张唱片没买到,也没下到,还在找……

再扯下去就是日本的ACG音乐了,那又是一个大坑,要跑题了不说了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5: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聊到日本音乐就停不下来
再多扯几位~


吉松隆
吉松隆玩笑性质地搞了个“现代音乐扑灭协会”,因为他认为:
无调性音乐污染了整个勋伯格之后的20世纪古典音乐创作界,像核弹爆炸,大屠杀,以及破坏自然一样的可怕。
恣意妄为是20世纪最大的恶梦。吉松隆觉得必须扑灭这个恶梦,迎接21世纪。培养正确的音乐观念。(摘自百度百科)
虽然完全无法认同他的观点,但在这种观念下写出来的音乐,能不好听吗?

https://music.163.com/#/song?id=543495



三枝成彰
三枝成彰因为写高达配乐而闻名,他写的严肃音乐也是相当好听~

偶然淘到他的这四部协奏曲,简直好听到流泪
感受一下他的钢协“看!西风中的富士山”

https://www.xiami.com/song/mQSuZud7181



专写影视配乐的日本音乐家又是一大堆,比如加古隆、千住明……(喜多郎、久石让这些路人皆知就不多说了)
很喜欢加古隆的这首:
パリは燃えているか
https://music.163.com/#/song?id=439529



吉田正
吉田正被誉为日本的国民歌謡作曲家,写的都是些动听的小曲
他的“东京交响组曲”,就是一首首交响配器的风情小曲。别因为写歌就瞧不起人家,我们国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不也尽写歌么。





另外提一句,对日本音乐感兴趣的话,除了收集CD,淘二手LP也是个途径,某宝上有不少,价格也大都很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4: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10-14 15:08 编辑

一连听了三部以上海为题的作品,作为一名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上海人,随便瞎扯几句~


温德青的大提琴协奏曲《上海开篇》
https://music.163.com/#/song?id=465381341

可能身为胡建人的温德青,对上海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的乡愁,这部作品也没有给本上海人带来多少感动。虽然评弹开篇的动机反复出现,但苏州评弹并不代表上海文化啊~


盛宗亮《上海序曲》
https://music.163.com/#/song?id=1363615341

盛宗亮是正宗上海人,从这部作品里我听出了一点上海味。
作者整段引用了“将军令”和“紫竹调”,一文一武相映成趣,虽说“将军令”也不代表上海文化,但我觉得二者的组合映衬出都市文化的精髓——嘈杂而优雅。



葛甘孺《上海记忆》
https://music.163.com/#/album?id=35276362

大爱!强烈推荐!

虽然葛甘孺的音乐以前卫先锋著称,但这部《上海记忆》却一点也不前卫,是一部非常通俗的标题作品。

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作曲家的音乐自传,全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童年”,第二部分“文……对不起,我错了……艰辛探索十年”。

第一部分共9段,由静安寺的钟声展开,在小孩子眼里,寺庙并不代表虔诚的信仰,而是一个威严阴森的场所……
随后,小提琴稚嫩的音阶响起,仿佛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站在窗边艰难地学习着乐器。作者的音乐之路正是从小提琴开始的。
接下来是一小段都市车水马龙的描绘,直接引入了自行车铃和汽车喇叭声。
然后,作者用四段的篇幅描绘了走街串巷的小贩形象,分别是:磨刀匠、卖西瓜的、粉蒸肉?(steamed pork)、烤白果?(toasted gingkoes)。没有中文,后两项存疑。虽然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不尽相同,但透过音乐仍可感受到市井气息和扑鼻的食物香味。
在这四个小贩当中,还穿插了一个奇怪的形象——flies chase abald head 苍蝇叮光头。嗡嗡的苍蝇声中不时传来光头拍打自己脑袋的巴掌声。不知道这个形象为何如此深刻地印在作者童年里。
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是夏夜的纳凉晚会,十分热闹,可以听到京剧、评弹,各种戏曲的乐句此起彼伏,中间也夹杂着紫竹调,但和盛宗亮的整段引用不同,只是一些破碎的动机,就像你在大世界里东游西逛听到的嘈杂声。
热闹过后,乐曲进入第二部分。

开始,一切祥和平静,小提琴声又响起,简单的音阶变成开塞练习曲,我们仿佛看到窗边的小男孩已经成长为一名少年。
然而,在平静的小提琴声里,一个低沉的曲调阴森地响了起来。什么曲调我就不说了,自己去听吧。
紧接着,灾难和混乱铺天盖地袭来,打断了一切。虽然我觉得这样安排过于戏剧化,但作者这一代人的人生经历就是如此戏剧化(葛甘孺只是就近去了崇明农场,盛宗亮可是插队到青海,王西麟直接被批斗了)。
一段雄壮的进行曲响起,雄壮当中夹杂着怪诞的气息,仿佛洪水般裹挟着主人公,从熟悉的都市冲向未知……
阴沉的岁月里小提琴又不甘心地奏出一段希望,随即被无情地打断,又顽强地响起……
查看作者的履历,我们得知他“在农场他结识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首席,在最不可能的环境中学会了小提琴和音乐理论。”
接下来一段悲歌奏起,我们不知道这是某个具体事件,还是一代人的悲歌。
最后一段的标题是“苏醒”,小提琴奏出帕格尼尼随想曲,万物复苏,美好的生命顽强地破土而出。

同一张碟里还收录了葛甘孺的《蝴蝶序曲》,这是他向恩师陈钢致敬的作品,可以看作又一版梁祝,也是十分通俗悦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11: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去年,澳洲广播公司ABC(不是美广ABC)搞了一次票选,选出了史上最受欢迎的100位古典作曲家。
开头这名单还算正常,贝多芬、巴赫、莫扎特……
十名之后画风开始变得奇怪~

15名居然是John Williams(马勒才排20)
好吧,考虑到好莱坞文化的影响力,这也还能理解。

但是,接下来出现了一些你可能从来都没听过的名字:
第16名 Elena Kats-Chernin
第18名 Peter Sculthorpe
第31名 Nigel Westlake(对,人家就叫西湖)
……

其实这些都是澳洲作曲家,澳洲听众选出澳洲作曲家也在情理中,好比中国听众心心念念梁祝黄河,老外表示闻所未闻。不过排在瓦格纳前面(35名)实在有点过份了。
但我说这一大通不是来吐槽的,我想说的是土澳并不是只有徒具其表的悉尼歌剧院,袋鼠国的音乐文化可能出乎大部分人的想像。
还是这个ABC,发行过大量本土作曲家的唱片,这些作品大都偏通俗,既不像传统古典乐那么刻板,又不像先锋音乐那么不堪入耳,正是我喜欢的类型。
所以,除了之前提到的日本音乐,澳洲音乐也是本人收集的一大目标。
随手晒一点碟:

土澳唱片还是很好认的,封面上大都是不毛之地,很少看到人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1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推荐几位动听而有趣的
Elena Kats-Chernin
就是那位排名第16的老阿姨,具体资料可以百度,不多介绍了,推荐一曲代表作
CLOCKS
https://music.163.com/#/song?id=568619784
音乐史上描写钟表的乐曲不少,这个是我听过最带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11: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Peter Sculthorpe
排名18,已故的大师级人物

https://music.163.com/#/song?id=565624500
推荐这套包子,10CD+1DVD

基本上他的作品都囊括了
喜欢的话可以收一些单张,但和包子里的碟是一样,至少我还没收到不重复的。
唯一不同的是DVD(弦乐四重奏),包子里只有正片,单独发行的多访谈和附加曲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1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Carl Vine
这张碟收录了他的三部交响曲
对,都很短,对于没耐心的听音小白而言,短的就是好的~
https://music.163.com/#/song?id=4411076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1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0-5-6 11:11 编辑

这张是歌剧,现代歌剧我一般不感冒,除非特别有趣的作品。

这张就很有趣,根据托马斯曼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印度的重口味故事:
一对好基友同时爱上了一个妹子,其中一个得手了,另一个失手了,但他们仍然是好基友。
有一天,失手的那位,突然受到某种神秘的宗教力量感召,自己把自己脑袋砍了。
他的好基友误以为他是为情所困而自杀,心生愧疚,于是,也自己把自己脑袋砍了。
他老婆一看两个男人都丢了脑袋,以为他们是为了她自相残杀的,于是也决定去死。
这时候神阻止了她,告诉她复活的办法,于是她把两个男人的脑袋拼回去,复活了他们。
可是妹子眼神不好,搞错了脑袋,所以活过来的两个一个是她丈夫的脑袋,别人的身体,一个是别人的脑袋,他丈夫的身体。
所以到底哪个是她丈夫?她到底该跟哪个papa?(最后这句我加的)

可惜只是CD,我一直很好奇这戏舞台上怎么演,谁要是知道哪里可以看到演出录像,告诉我一声,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0-5-8 0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lk
口味 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5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