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ONOMA MODEL ONE – 只属于自己的广阔音乐空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28 13: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DSP 早已广泛应用于音乐制作方面,从数码音频讯号的处理,以至鉴听器材,于软件到硬件,都找得到 DSP。其实民用数码音响器材都离不开这种技术,不过发展速度以及应用多元程度远不及专业领域,要将先进的 DSP 技术在民用层面进行推广,需要品牌、代理与传媒三者并行。而品牌,即是厂家,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敢用、用得出色,直接影响后两者的工作。



在讯源、扬声器之后,DSP 亦于近两年正式进入耳机世界,先行者是美国 Sonoma Acoustics,研发团队来自传奇 DSD 编辑系统 Sonoma Workstation,现在转战民用市场,而 Model One 静电耳机系统开宗明义,就是他们第一款作品。称为静电耳机「系统」,只因它在数码方面的卖点,吸引力不下于耳机本身。



[size=1em]因 DSD 而聚首

介绍 Sonoma Acoustics 的背景,免不了回顾 SACD 与 DSD,以及 Sonoma Workstation 的历史。


把时间轴推至八十年代,Sony 与 Philips 因 CD 专利而赚大钱,不过,技术专利总有一天会到期,两家公司想要延续专利授权方面的收入,就需要交出比 CD 更具吸引力的音乐光盘格式,SACD(Super Audio CD)因而出现。


SACD 吸引之处,在于 DSD 格式,此格式有优胜之处,但缺点亦同样明显,就是难以被编辑。假如只能以 PCM 格式进行制作,再转成 DSD,以当时情况来说,DSD 于频宽和讯息量的优势何以成为卖点呢?而且,还要面对 DVD-Audio 这个竞争者,解决 DSD 编辑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



一队由 Sony 牵头、Philips 协助的专业团队因而出现,聚集了多位数码音频专家,包括大家熟悉的 Playback Designs 老板 Andreas Koch、EMM Labs 老板 Ed Meitner,都是这个开发队伍的重要人物,同时影响他们日后的创业之路,当然,这是后话了。


精英云集加上预算充裕,能够同时编辑八条 DSD 音轨的 Sonoma Workstation 就在短时间内诞生。虽然,DSD 编辑问题要等到 DXD 现世才算得上真正得到解决,不过 Sonoma Workstation 最少是一个实用方案,处理燃眉之急。



[size=1em]以 Sonoma 之名而再出发

Sonoma Acoustics 的成员,就是来自当年的 Sonoma Workstation 开发团队,这些前 Sony 工程师以同一名字开展新事业,那就名正言顺了。


研发资历如此深厚,亦背负一定名气,加上是创业之作,Model One 静电耳机系统当然要比其他静电耳机拥有更多卖点,而且是不同的卖点。



他们从根本出发,由单元开始,已经和传统静电耳机作出明显区间,因为 Model One 选用英国 Warwick Technology 研发的 HPEL(High-Precision Electrostatic Laminate Transducer)单元,而且是全球第一间应用它。


这款静电单元比其他同类产品都要轻巧,原因除了超薄之外(振膜厚度只有 15μm),还因为面积较细,重量自然更轻。


Model One 每边单元一共用上八块振膜,它们安装在一个椭圆形外圈、蜂巢状间隔的骨架之上,配加阻隔度极低的前、后框架,令单元在几无阻力下自由呼吸。八块振膜分别负责不同频段,再以 DSP 校正相位,比起传统静电耳机的单一大型振膜,其声音表现别有一番风味。只是,要令硬件发挥出理想实力,DSP 居功至伟,只是当中处理了哪些项目、如何处理,厂方就没有加以解释,就当成商业秘密吧,还是听声收货最重要。



[size=1em]专用译码耳扩

耳机本体以镁合金制造,为一对单元提供稳固又轻盈的工作平台。镁合金外壳比铝合金更为轻巧,不过戴起来仍有一定重量,而且有少许夹头,不过柔软的衣索比亚羊皮耳垫,化解了大部分夹头力度。而 Headband 与头顶的接触位置,以尼龙物料包裹,柔软度不俗。


Model One 为可换线设计,连接耳机、耳扩的两种界面全是 LEMO 出品。而原装线材由 Straight Wire Inc 生产,厂方指它的电容值较低。



至于耳扩方面,其实是 DAC 和耳扩的二合一产品,方才提到的 DSP 自然是重点,八块 HPEL 静电单元组合,需要 DSP 协助运作,因此输出插头不同于其他静电耳机耳扩,不能共享。DSP 由一枚特制的 64bit 芯片负担运行,而数码部分还有一对 ESS Technology 的 ESS SABRE 系列 DA 芯片,每一片负责一个声道。


透过 USB 接驳计算机,可以播放最高 PCM 32bit/384kHz、DSD 128。假如选择模拟输入的话,模拟讯号会交由 AKM 生产的 ADC 芯片,转换为数码讯号,再作处理。



[size=1em]虚幻又实在的音乐空间

不知实际原因为何,也许是振膜非常轻盈,外壳又几乎不会阻挡空气流动吧,当戴着耳机时稍为快速移动头颅,也许是低头找电话,或是转身想要扭动音量掣,总之这个移动动作会令声音突然变得模糊,但头颅停定位,又会瞬间回复正常。好吧,对于专心欣赏音乐的人来说,这个「小缺点」其实不碍事,事实上,Model One 亦有能力令你长时间专心投入于音乐之中,而且一直保持精神爽利。



试音时利用 Aurender N100 作为讯源,经 USB 接驳 Sonoma Model One。聆听多首不同类型录音,听过古典、流行、爵士、摇滚,当中既有录音室专辑,亦有现场录音。


Model One 重现现场录音的空间感与气氛最为出色,尤其是古典音乐与爵士乐。它的开扬感有别于不少开放式动圈耳机,更大、更方正之外,「离头感」亦胜过大部分动圈耳机,甚至一般静电耳机都不能媲美。


这种「离头感」,主要来自左、右撑得够阔,困在头颅的声音相对减少。例如播放弦乐五重奏,只有中央一件乐器留在头内,其他四件全数从左、右超出耳朵。再加上高音空气感非常充沛,乐器体型又够大,形成一种虚幻又有趣的「临场感」。



[size=1em]无压力下感受音乐魔力

声底微暖,又带着静电耳机独有的飘逸,高音量多而柔美。部分动圈耳机都可以做到极为丰富的高音量,不过能够大面积扩散又顺滑无比,就只有静电单元可以办得到。


Model One 声音密度高,但不是浓度,听起来不会觉得「沉重」,而且毫不硬朗,加上强烈的「离头感」,令音乐变得比平常更加轻松、活泼、无压力。


高音细致、柔美,令弦乐见一分甜美、一分锐气。最重要是分量如此充裕,却没有紊乱。



低音方面,低音鼓分量稍轻,不过仍可听到它的分量,以及所推动的大量空气,只是依然不具压迫感。


假如要挑一种气质与 Model One 最契合的音乐,应是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尤其是协奏曲,对于表达音乐中的华美、瑰丽,Model One 简直手到拿来。其实,只要是原音乐器,都在它擅长范围之内,清甜、幼细、微暖、滑溜,而且带着高贵,气质有别于同类产品。




作者:
ARCHIMED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22 03: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