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决战石机静电耳放之巅:KGSSHV Carbon和CFAE对比听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7 23: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开头先叠个甲:楼主是科hi党兼聋人萌新,如果有事实性错误请大佬们不吝赐教,如果有不同意的主观观点那就是你对。

先来介绍一下参与测评的机器,电路均出自于模电大佬Kevin Gilmore:
1、KGSSHV Carbon,是Gilmore参考Stax原厂静电耳放设计的电路,最初的设计是KGSS (Kevin Gilmore Solid State),规格和Stax原厂石机差不多,后续推出了高压版本KGSSHV,再将输出级换成了碳化硅管子得到了KGSSHV Carbon,详见绿坛名帖“关于古往今来 各种静电耳放电路的 极简总结”;
2、CFAE (current-feedback amplifier electrostatic),是Gilmore在2016年提出的一种新型静电放电路,修改自售价几十万RMB的MSB静电放电路,和Stax系电路完全不同,抛弃了低压输入级,改用BJT输入(MSB原机在前面还有伦达音频牛作缓冲),无伺服电路设计,整机对元器件的要求相比KGSSHV等机种更低(价格更低、配对调试要求更低)。

什么是伺服电路:在无输入的情况下,耳放的输出电压应该为零,如果不为零就叫产生了直流偏移(DC offset),直流偏移过大可能会导致静电耳机吸边,甚至炸机器,伺服电路的功能是自动消除直流偏移。没有伺服电路对于CFAE来说问题不大,但如果把Stax T2、T8000的伺服电路拿掉,可能机器会直接炸了。

图中薄的是CFAE,厚的是Carbon。两台机器均由某鱼大佬0x01a制作,使用DALE/KOA/国巨电阻、西门子/法拉薄膜电容、KEMET/三信电解电容,在满足电路要求、可靠的前提下用尽可能高质量的元件,并不追求发烧补品级元件。另外,为了保持单体设计,并没有发挥两个电路的完全性能,具体原因如下:
1、使用的KGBH (Kevin Gilmore Blue Hawaii) ±400V电源,是Gilmore当初为BHSE设计的电源,没有使用更高性能、更占地也更贵的GRHV (Golden Reference High Voltage)电源;
2、由于单机箱的散热原因,两台机器的静态电流均不超过18mA,据说更高的静态电流会带来更好的声音,但发热也会上升。

两台机器均使用RK27电位器,高压电源、偏压电路设计应该也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和作者求证),由于Carbon有低压电源,因此使用继电器实现了电位器直通功能(Stax T8000的直通功能也是这样的原理),CFAE没有低压电源,没法给继电器供电,只能把电位器打到最大实现直通,相比真直通来说,在信号路径中多了一个电位器的电刷,对音质的影响见仁见智。BTW,从电路原理上说,CFAE采用BJT输入,输入阻抗较小,因此使用前级直通的玩法获得的提升应该比采用JFET输入的Carbon更大,但这只是原理,实际如何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了。

测试用设备:Windows 10 Roon 输出 -> Adum USB隔离器 -> 拓品 D10 Balanced 解码 -> 拓品 A70Pro 前级 -> 电位器直通XLR输入 Carbon / CFAE -> Stax X9000 / 虹曙 EH1,USB线为机线,模拟信号线为Mogami 2549。

可能有人会提出应该把两台拓品设备给扔出去,但前面已经提到过,楼主是科hi党:
1、使用A70Pro作为前级的原因是它有足够优秀的SINAD(和Holo悦差不多,低于Mola Mola Mokua,但楼主买不起Makua)、继电器音量控制、较高的平衡输入阻抗20kΩ、较低的输出阻抗,能够较好地完成前级应该承担的音量衰减+阻抗匹配的任务;
2、使用D10B而不是更好的解码的原因是在正常的听音场景下,系统的SINAD受前级制约,就算使用SINAD更高的解码也不会提升系统整体的SINAD;
3、使用USB隔离器的目的是切断地环路,防止地环路噪音。

好了,下面开始描述听感,主要用我常用的两段试音录音来对比,两台耳放均已经过充分热机,音源来自Qobuz,注意到我这台CFAE的增益比Carbon大1dB左右,控制音量对比:

1、Haitink指挥RCO演绎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这段录音的特点是各种音高音色的乐器依次出现,并且在空间中的不同位置,易于听出HiFi系统的三频和声场结像表现。最开始的时候右边是大提和倍大、左边是圆号,能够感知器材的横向声场与低频表现,能够听到,Carbon的低音下潜稍好于CFAE(但或许是碳化硅输出级的高输出阻抗带来的听感?),同时横向声场略宽。几十秒后,木管和弦乐组相继进入,能够体会到纵深感,也是Carbon稍为领先。在一分钟左右,有几声镲响,镲是一种高频乐器,能够听出Carbon的高频延伸比CFAE更足一点,但对于这个曲目来说,我更喜欢CFAE的高频量感,要柔顺一些。

2、Nott指挥班贝格交响乐团演绎的马勒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这个乐章是弱开头,音乐在万籁俱静又带着悲凉的氛围下开始(有幸在国外听过一次现场,直接把楼主给听得泪流满面了)。Nott的马九录音是本世纪最优秀的之一,现代录音的背景都比较干净,这对于马九来说尤为重要,并且Nott在此版录音中使用了antiphonal violins布局,即一二小提琴声部分居指挥两侧,有更好的对话感(声场也显得更宽了/斜眼笑)。不难听出Carbon的背景要比CFAE更黑一点,小提琴的声音也更加干净顺滑,结像也更凝聚一点,更有刻板印象中的“静电味”,CFAE的声音略有一点毛茸茸的感觉,同时Carbon再次体现出了更优秀的纵深感。

总结:Carbon比CFAE具有更好的两端延伸、更好的横纵声场、更精准的结像、更黑的背景。两者的推力差不多(毕竟用的同样的±400V供电)。

楼主长时间听过的静电耳放有Stax 323S < 虹曙EHA1S < 拓品EHA5 < Stax 727II < Stax 700S ≈ CFAE < Carbon,目前手头除了CFAE和Carbon没有其它静电放了,在这里简单凭印象说一说,以下听感均经过盲听验证:
1、Stax 323S和好一点的静电放相比,明显能感觉到声音软脚、不够清晰,个人感觉已经没必要购买,不知道353X如何;
2、EHA1S的声音比323S稍好一点点,但驱动力还是有点不足,场面打得不够开;
3、EHA5的横向声场明显超过EHA1S,能感到推力更足一些,声音细节更好、更干净,但纵深和两端延伸不足;
4、727II相比EHA5,纵深明显就好一些了,高频也更加靓丽,整个声音的骨架撑了起来,如果能3000元收到还是比较划算的,但727II稍微有点低频臃肿的问题,700S就没这个问题,声音相比727II有各方位的微小提升;
5、CFAE和印象中的700S在相近的水平(700S的声场可能稍微大一点点,CFAE的推力更猛一点),都是被Carbon压过一头,CFAE驱动下的虹曙耳机声音相比323S驱动下的X9000是互有胜负的状态,听说虹曙耳机第三批快量产了,如果花三千多定做一台CFAE搭配,在这个价位段应该是横扫的地位,肯定比用Stax 3系耳放驱动009好。

Carbon已经搭配X9000使用了超过半年,是和Stax 700S PK后留下的,CFAE则是新鲜出炉,burn-in时长一天。今天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对CFAE的first impressions,不排除完全burn-in之后有更好的表现,如果确实如此我会来更新。

楼主目前对于胆机静电放并不感兴趣,但不排除今后会产生兴趣,主要机型有:
1、Novem,国际知名KG耳放制造人、冰岛喷子spritzer自创闭源电路,据说推力不怎么高,但搭配X9000很好听;
2、Grounded Grid,和Carbon电路接近,使用电子管输出,headfi网友说比Carbon乐感更好;
3、Megatron,12根电子管;
4、Blue Hawaii,电路来源于KG,Headamp实现出来的叫BHSE,老牌高端静电放(出道早+卖得贵),但有安全隐患(电路稳定性较差、偏压较高、无伺服电路,有烧过X9000的先例,不知道是因为偏压给大了+没有限流,还是因为用户乱换管子+没有伺服电路导致DC offset飞了使振膜和极板短路),国外烧友现在玩得少了,但在国内的口碑仍然还是独一档的;
5、Stax T8000,输入缓冲级采用电子管,后级放大电路为727II同款;
6、Viva STX、T2 等。


2
发表于 2024-12-7 23: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0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woc 大佬tf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12-8 09: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详尽好文 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2-9 1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这么好的帖子居然没人顶,垃圾帖子反倒是人满为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2-9 19: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在展会听过 MSB 大全套下面的 009,确实挺不错的,内牛满面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2-9 19: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复刻的kg t2在国内没有推广开 有点可惜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1 19: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kh156 发表于 2024-12-9 19:36
复刻的kg t2在国内没有推广开 有点可惜哦

电路确实太复杂了,做起来成本有点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2-22 01: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