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铜管线材】实测证明,铜管就是干净,信噪比高,监听级 [打印本页]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29 18:38
标题: 【铜管线材】实测证明,铜管就是干净,信噪比高,监听级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0-29 20:34 编辑

花了一下午。做了两根线。

实测再次证明,铜管屏蔽线,就是比普通线材信噪比高,背景干净。

先看照片,再看实测曲线。

普通线 对比 铜管 RMAA.jpg (266.29 KB, 下载次数: 278)

普通线 对比 铜管 RMAA.jpg

普通线材1.jpg (262.06 KB, 下载次数: 263)

普通线材1.jpg

捆绑 绞线 连接法.jpg (191.27 KB, 下载次数: 257)

捆绑 绞线 连接法.jpg

音频头 绞线连接.jpg (190.14 KB, 下载次数: 258)

音频头 绞线连接.jpg

原料 手工打造.jpg (183.45 KB, 下载次数: 233)

原料 手工打造.jpg

作者: daniel_梵歌    时间: 2017-10-29 18:42
还弯的过来嘛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29 18:46
说明:

在网上专门买了个3.5mm音频头,
费了好大功夫,才把1.5平方的镀银线给塞进去。

线材和接头全部做成绞线,方便灵活拆装,免得焊接后无法变动,浪费材料。

莲花头,直接没有地线,而是通过绞线方法,把地线强行绞在接头处,
这样做,可以更进一步的减小通路电阻。
莲花头内部是1.5平方镀银线,通过一字螺钉紧固,也是方便拆装。

铜管,就是空调铜管。比较厚。外面没加绝缘层。懒得加,不影响使用。

用各种颜色的热缩套管来标记左右信号线和地线。避免装错。
装错过一次。不小心,可能把设备给烧了。

实测软件 RMAA,通过记录图像,来对比。

发现,铜管明显比普通线材,信噪比高,整体噪声水平,更低一些。
待会发原图,下载后,切换对比,更明显。

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说明,信号通路需要良好屏蔽,铜管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29 18:50
RMAA 实测 原图:
TG表示铜管 , 3A表示普通线材。

均基于同样的声卡设备,录制。
H是高频,M中频,L低频。



TG M1 .png (11.56 KB, 下载次数: 225)

TG M1 .png

TG L1 .png (11.07 KB, 下载次数: 232)

TG L1 .png

TG H1 .png (11 KB, 下载次数: 202)

TG H1 .png

3A M1.png (11.42 KB, 下载次数: 226)

3A M1.png

3A L2.png (10.15 KB, 下载次数: 206)

3A L2.png

3A H1.png (11.04 KB, 下载次数: 216)

3A H1.pn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29 18:51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0-29 20:30 编辑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7-10-29 18:42
还弯的过来嘛

这次直接用镀银线来软连接,粗直硬。不弯。


长度,约0.5米。比双莲花的短10厘米。

细铜管,壁厚1mm。比较硬,不易弯。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29 19:00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0-29 19:07 编辑

3.5接头是贵了点,但是设计精妙,确实实用。

纽崔克  NTP3RC-B

最后里面的白色绝缘体,下半身被我剪断,去除后,才方便放1.5平方镀银线。
用钳子夹紧两片金属螺头后,将螺母管旋紧,紧固成一体。

幸好地线接头可以旋转,
我先焊了左右信号线,结果地线焊不到。(步骤不良,注意力全在能否放下白色绝缘塑料了)
把地线转了一个角度,就可以焊了。

零件(不是广告)



设计精妙 1 .jpg (116.39 KB, 下载次数: 175)

设计精妙 1 .jpg

内部绝缘 1.jpg (89.17 KB, 下载次数: 194)

内部绝缘 1.jpg

金属外壳 1 .jpg (130.96 KB, 下载次数: 195)

金属外壳 1 .jpg

螺纹旋紧 1.jpg (84.88 KB, 下载次数: 197)

螺纹旋紧 1.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29 19:28
成功连接出声。
虽然有裸露的地线,但是,不怕,周围都是GND。不影响使用。

上图:

接声卡 1.jpg (272.95 KB, 下载次数: 187)

接声卡 1.jpg

背后 莲花头 1.jpg (122.35 KB, 下载次数: 227)

背后 莲花头 1.jpg

不怕短路 周围都是地线.jpg (196.12 KB, 下载次数: 200)

不怕短路 周围都是地线.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29 19:33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0-29 22:02 编辑

听感,正在切换对比。


现在,通过切换乐之邦的软件,来对比听感了。把莲花铜管,和3.5mm头铜管全部接入声卡。然后就不用做任何硬件变动了。直接对比。方便。


哇哈哈。

目前,感觉两个一样,没区别。

1   3.5头的,可能高频更透亮一些。

2   就是没区别。看来我的【计算题】是对的。芯线用1.5平方就够了。

3   感觉3.5的比双莲花的更讨喜。估计是喜新厌旧吧。再听听。

4   双莲花的低频更猛些。3.5的高频成分多一些。看来2mm空心管芯线还是有用的。


5   3.5的声音要沙哑一些。双莲花的,人声更通透一些,听清楚不费神。
     双莲花的,比3.5的,多了一根2mm的空心铜管做信号线,双芯信号线。

6   由于两根线材都接在声卡上,地线电阻降低了两倍多。(耳机和线路信号线通过继电器切换,而他们的地线却是一直连在一起的,没有切换)
     现在发现,双莲花线在不接3.5线时,高频不润。
     看来,降低线材的地线电阻,还是有明显听感变化的。
     以后就把两根线都插上,用来降低地线GND电阻。









作者: 山高林茂    时间: 2017-10-29 19:39
学习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31 18:55
四根铜管一起用,GND传输电阻降低,听感相对两根铜管,四根的更有弹性。


四铜管 地 声卡端1.jpg (92.41 KB, 下载次数: 214)

四铜管 地 声卡端1.jpg

四铜管 地 声卡端2.jpg (178.23 KB, 下载次数: 218)

四铜管 地 声卡端2.jpg

四铜管 地 音箱端1.jpg (133.71 KB, 下载次数: 216)

四铜管 地 音箱端1.jpg

四铜管 地 音箱端2.jpg (110.15 KB, 下载次数: 223)

四铜管 地 音箱端2.jpg

作者: 钱先生    时间: 2017-10-31 19:24
并联电阻减少的理论让楼主上天入地
作者: ashteki    时间: 2017-10-31 19:34
AR的旗舰线材就是用的铜管做的屏蔽,硬的和铁丝一样。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31 21:20
钱先生 发表于 2017-10-31 19:24
并联电阻减少的理论让楼主上天入地

天天脑耳泡在音乐里,(是的就是泡,沉浸,阻隔少),我觉得除了系统外,我的脑耳也需要升级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0-31 21:21
ashteki 发表于 2017-10-31 19:34
AR的旗舰线材就是用的铜管做的屏蔽,硬的和铁丝一样。

谢谢烧友提供信息,开眼界。

疏通同归,考满100分,只有一条唯一的路,那就是把每个细节都做对。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1 23:00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1-1 23:19 编辑

刚才,切换到3.5耳机头莲花铜管,发现,声音比双莲花老铜管(带铁皮外筒,已去掉四个磁环),更有弹性!更有感情?
奇怪了。难道是心理作用?但我的心里认为,3.5头的,没有双莲花的好啊。
看来,我要说服自己,3.5铜管更短,壁厚更厚(1.0mm > 0.7mm)
虽然3.5的少了根2mm空心铜管信号线,但PCB理论证明,加粗信号线线径,已经没有太大提升,没有意义,而加大GND电导,却很有意义。因为信号线的瓶颈在PCB里。详见我贴。

不管了,先挑好的听着吧。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16 00:26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1-16 00:43 编辑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388745/

从来没有用老线材听过的网络音频流,平时都是用铜管线材在听。

今天,试了试用老线材听,结果,清亮骚韵的女主声,变成了泼妇沙哑声干吼,音韵飙不上去。
本来想坚持听玩5分钟,结果听到一半,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看来,高下立见,就怕货比货。

线材,就是要竞争上岗,才能保证信息量和烧脑度。
松原这首歌,如果你听不出打了鸡血的味道,或者鸡血不够,隐隐约约,那说明你的线材有问题。


刚才又对比了一下,听老线材,感觉就像泼妇在嚎吼,立马就弃了。换铜管线材,人声更真实感人。
其他器材可一点没变哦。

大双管 已弃 细铜管更棒.jpg (125.63 KB, 下载次数: 202)

原用双头莲花大管 现用3.5耳机铜管 镀银线已黄

原用双头莲花大管 现用3.5耳机铜管 镀银线已黄

老线材 VS 细铜管.jpg (378.24 KB, 下载次数: 199)

用老线材听听从来没听过的歌 对比下听感

用老线材听听从来没听过的歌 对比下听感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17 17:59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1-17 18:14 编辑

大铜管做好了。
把左右声道,包括地线,一起塞入铜管。用的是4平方的电线,剥皮后,直接穿过铜管,正好搞定。
通过航模插头,来接插,这样可以重复利用铜管线材。

铜管线材,两边都做成母头。

3.5mm做成公头,莲花RCA线也做成公头。


不过,比较失望的是,听感不佳。
人声少了很多韵味,还不如老线材。

比起双细铜管,差出很多。人声模糊,不透亮,无磁性。4平方的还不如1.5平方的。为何?难道真的是比例?
问题原因可能是左右声道串扰,声场明显听不出来。

接下来,可能考虑,做成左右声道双铜管。

不过,这次的失望,比较打击人,现在没什么斗志,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吧。

耳朵听过好声音,挑剔了,以后就很难伺候啊,因为一直会去回忆那最好的听感。
见图,图中的就是航模插头,
MT60,号称,过60安培电流1分钟,外壳发热小于36℃。


莲花 航模插头 连接 大铜管.jpg (342.8 KB, 下载次数: 205)

莲花 航模插头 连接 大铜管.jpg

3.5mm 航模插头 连接 大铜管1.jpg (165.63 KB, 下载次数: 169)

3.5mm 航模插头 连接 大铜管1.jpg

作者: fixbug    时间: 2017-11-17 20:45
本帖最后由 fixbug 于 2017-11-17 20:46 编辑

买点铜网套上,比这个好做
屏蔽单边接地
作者: santa11    时间: 2017-11-17 22:08
好像好厉害的样子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18 17:39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1-18 20:34 编辑

愤怒的完成了最终体。
双管屏蔽 硬管线材。本来还纠结,如何连接钢管,结果发现,只要把铜管GND扭连线,塞进钢管肚子里,就自然接触,连接了。
简单,美观。

304不锈钢水管,屏蔽低频,
空调铜管,屏蔽高频。

这才是我想要的硬管线材。

听感,嘿嘿,反正说了你们也体会不到。

至少,听感恢复到之前双细管的状态,还有多。比昨天的内三线单铜管好多了。昨天太失望了。
看来,左右声道,一定要分开输出,不能同管。
那么,耳机线,4线都是走在一起的,是不是也很令人失望呢。哈哈哈哈。


对比了下,发现耳机头的声音更有喷射感,音乐喷到头上的感觉。为什么,因为乐之邦PCB里,莲花线多走了10cm的距离,这就是电阻的差距。详见我的帖子。


上图:



航模头 钢铜管 双管屏蔽.jpg (85.72 KB, 下载次数: 191)

3.5音频头转航模头 再插钢铜双管屏蔽线

3.5音频头转航模头 再插钢铜双管屏蔽线

钢铜管 莲花线 扭连.jpg (108.1 KB, 下载次数: 186)

GND地线 依然选用扭连 铜管够长 屏蔽的更长

GND地线 依然选用扭连 铜管够长 屏蔽的更长

航模莲花头 轻松切换 .jpg (126.26 KB, 下载次数: 182)

很好 通过航模头 轻松切换到双莲花线材

很好 通过航模头 轻松切换到双莲花线材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18 20:36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1-18 20:39 编辑
saturnz 发表于 2017-11-18 18:50
至于嘛,套个特氟龙的硬管,外贴一圈铝箔就行了

绝缘不等于屏蔽。
因为真空也是绝缘的,但是电磁波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金属屏蔽)


厚度不够,也不等于屏蔽,因为对电磁波来说,是半透明的。(够厚)

材料不对,也不等于屏蔽,因为对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来说,不同材料的透明度是不一样的。(材料正确)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18 22:05
纠正错误,千万不要上钢管,因为钢管就像磁环一样,会阻隔一部分能量。

刚才听了,感觉低频没力气,鸡血不够嗨。
开始怀疑是航模插头引起的,后来把半边的扭线,露出到钢管外,立马声音有了鸡血感,于是把钢管去掉了。

现在,又完全变成双细管了。
感觉好多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18 22:14
saturnz 发表于 2017-11-18 20:53
线里有屏蔽层,特氟龙外面贴铝箔是完全可以的,你套个铜管实际还是做了个真空屏蔽好,你这个太玄学,如果 ...

虽然折腾,但是我发现,我的听力提升了很多啊,能听出各种不同结构硬管的优劣。
目前,还是简单的一根细厚铜管,其听感最佳。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19 17:09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1-19 18:07 编辑
saturnz 发表于 2017-11-18 23:07
你可以按我说的试试,这个工程量小的多,然后对比下区别大不大,如果区别不大不是省事很多吗,而且也更方 ...

以后有兴趣我会试一试用厚管特氟龙的,但我的GND线还是选择铜管。信号线加了特氟龙,可以增加绝缘,杜绝音频信号流失到铜管GND上去。

谢谢提供思路。

铜管作为GND,直接省去一根线,还起到电场屏蔽的作用,把信号线包在里面。
铜管还可以降电阻,比4平方线材电阻低4倍。
铜管还有调音的作用,按比例来看,铜管平缓的削减了高频部分,比起多股细芯线。
反过来说,铜管提升了1kHz到100Hz的频率分量,这是中低频段,最含人声感情的部分。
希望大家能更新自己的线材观。(男人家:你的听音观有问题。)

见实测图:






铜管电阻优势 兼 可调音.jpg (149.66 KB, 下载次数: 106)

把两种线材归一化后,发现铜管高频部分与线材不同

把两种线材归一化后,发现铜管高频部分与线材不同

归一化 对比.jpg (26 KB, 下载次数: 109)

铜管除以几倍后 对比线材 低频有提升 或者说 高频有衰减

铜管除以几倍后 对比线材 低频有提升 或者说 高频有衰减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23 00:34
然后,今天发现,铜管线,居然可以调节高频浓度!
就像滑动变阻器一样,当滑动捆绑镀银GND线时,可以改变铜管的有效长度。
由于铜管线是 镀银线+铜管+镀银线 的结构,
所以,理论上说,是结合了软线和硬管线两种线的频响曲线,
铜管提升中低频,镀银线提升高频,
缩短铜管,则镀银线有效分量比例变大,高频量感提升,
增长铜管,高频减弱,中低频提升,
这和音响后面调节高频旋钮的效果一样。

缩短铜管长度,可以发生可闻的变化。高频更清亮。
可以根据音乐的不同,来滑动调节捆绑线。


作者: jacking1217    时间: 2017-11-23 04:21
非常支持楼主的做法,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
其实铜管的使用,音神的高端线好像一直在用,说明是个成功的东西。
建议楼主在铜的材质上多尝试尝试,最主要的是找一款相对可以弯曲的铜管。这样大家diy线材的时候就会方便多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26 14:48
有做了根。

4平方电线,大铜管。扭连。
忘了装莲花头了。
将就用。

听感,短管,比细管,打击乐声音更真实清晰。

信号线:细管1.5平方镀银线,短管4平方电线。

详见照片:

细管 粗管 航模插.jpg (156.81 KB, 下载次数: 111)

细管 粗管 航模插.jpg

GND地线 绑在铜管腰上.jpg (121.56 KB, 下载次数: 128)

GND地线 绑在铜管腰上.jpg

忘了装头子了 将就用.jpg (194.46 KB, 下载次数: 109)

忘了装头子了 将就用.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28 01:17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1-28 01:33 编辑

钢包铜,谁爽谁知道。

上图,不多说。

关照一句,铜管不直,很难塞进钢管里。
用手掰不动短铜管,需要用抽屉帮忙。

切换插头 变3.5mm头.jpg (200.6 KB, 下载次数: 105)

切换插头 变3.5mm头.jpg

橡皮泥 防止左右GND接触.jpg (153.84 KB, 下载次数: 106)

橡皮泥 防止左右GND接触.jpg

钢管 套 铜管.jpg (113 KB, 下载次数: 97)

钢管 套 铜管.jpg

钢包铜 双管屏蔽 莲花线.jpg (134.79 KB, 下载次数: 104)

钢包铜 双管屏蔽 莲花线.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30 10:17
saturnz 发表于 2017-11-29 23:42
不建议电源线外面套金属,安全第一,至少外面要加个耐高温管

谢谢提醒。

确实,金属外管,用手背去碰,会有麻手的刺痛感。
估计是空间感应,把50HZ交流电,感应到金属上了。


但,只是小麻,听感上,没区别。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1-30 23:16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1-30 23:17 编辑

钢包铜,听感:

1 口形更明显。

2 琵琶声多出了手的拨弄感。

3 二胡不再像唢呐,更像人哼出来的声音。

4 但比起镀银线,少了些亮感。镀银线更辣一些。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1 18:16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2-1 20:28 编辑

现在的声音,对得起【监听级】这个词。

背景声,可爱得,在角落处,自己玩耍。就是这听感。

铜铃声,铜线真的比镀银线更回音啊。

辅助线 对比 信噪比 平坦度.jpg (151.38 KB, 下载次数: 105)

普通莲花线 对比 铜管莲花线

普通莲花线 对比 铜管莲花线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3 18:30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2-3 18:34 编辑

可以弯的铜管莲花线。

用1.5mm壁厚的细铜管做得。

如果不是最后能听到好声音,我想,我是无法坚持做下去的。
今天东西到货后,硬着头皮做下去,其实已经有点做烦了,怀疑到底有多少提升(比起之前的钢包铜),
做到最后,都没动力了。

做好后,接上,带着意志消沉的心情,听了听。还行吧,声音正常。
再听听,恩,觉得没有白忙,算值了吧。心情略微好转一些。
看来,音乐真的可以给人打鸡血啊。

有时觉得,就像个神经病一样,做这么多东西,中了邪了。
烧友们,是不是都是这种状态啊?
后来有想了想,我既然想出这做法,我不去做,又有谁去做呢?这事刚发芽,我不做,不就枯萎了吗。
在能力范围内,能做多少是多少,好不好,任由后人去评说吧。

上图:
这么细的铜管,可以随便弯折,只是想还原直线,就比较费劲咯。

可以掰弯的细铜管 极简设计.jpg (99.79 KB, 下载次数: 96)

简单的扭连 镀银线焊接到里莲花头

简单的扭连 镀银线焊接到里莲花头

作者: 投诉权限    时间: 2017-12-4 18:36
q6_6per 发表于 2017-12-3 18:30
可以弯的铜管莲花线。

用1.5mm壁厚的细铜管做得。

还屏蔽真是笑死我了,电屏蔽和磁屏蔽分得清么?高中的电场公式背几个呗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5 11:13
实测电阻,单位豪欧。

见图:

1扭连GND管合成电阻 2纯铜管 3信号芯线.jpg (43.4 KB, 下载次数: 112)

细观 双头莲花线

细观 双头莲花线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5 11:15
投诉权限 发表于 2017-12-4 18:36
还屏蔽真是笑死我了,电屏蔽和磁屏蔽分得清么?高中的电场公式背几个呗

你知道电生磁,磁生电么。电和磁是相互依存的么。

作者: 投诉权限    时间: 2017-12-5 16:56
q6_6per 发表于 2017-12-5 11:15
你知道电生磁,磁生电么。电和磁是相互依存的么。

能不能别秀智商下限了可以么?鸡生蛋、蛋生鸡所以烧鸡和烧蛋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自己百度一下有这么难么?越是蠢货越迷之自信

作者: 投诉权限    时间: 2017-12-5 17:01
q6_6per 发表于 2017-12-5 11:15
你知道电生磁,磁生电么。电和磁是相互依存的么。

虽然说的不是很严谨但教育你还是够用了

QQ图片20171205170053.png (121.26 KB, 下载次数: 141)

QQ图片20171205170053.pn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5 18:21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2-5 18:53 编辑
投诉权限 发表于 2017-12-5 17:01
虽然说的不是很严谨但教育你还是够用了

谢谢科普。学习了。我的钢包铜,就是想彻底屏蔽音频频段的电磁场。

然后,我又有新设计了。
全屏蔽:

真正的全包围。

扭接2条地线,是因为实测发现,铜管串联地线后,电阻并没有降低多少,还可以挖掘潜力。

没听感,直接上图:
来听感啦,听了10分钟,细节前所未有的多,我觉得,这肯定不是我脑放开多了。
而且,这还只是改了一半,单边;另一半为了不弯折铜管,还是老设计,单地线,出管软连。(只改了单边,一是懒,二是没想好怎么弯,是否有更佳的解决办法。)






全面屏蔽 双地线降电阻.jpg (118.57 KB, 下载次数: 115)

全面屏蔽 双地线降电阻.jpg

铜管 深入 莲花头内.jpg (92.25 KB, 下载次数: 158)

铜管 深入 莲花头内.jpg

作者: 投诉权限    时间: 2017-12-5 18:42
q6_6per 发表于 2017-12-5 18:21
谢谢科普。学习了。我的钢包铜,就是想彻底屏蔽音频频段的电磁场。

然后,我又有新设计了。

不错,接下来可以去查一下趋肤深度和电磁屏蔽的关系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7 13:06
用双线扭连GND,可进一步减小GND电阻。

我只把一端做成了双线扭连。

实测电阻如下:
细线为单扭,  粗线为双扭。


明显GND电阻降低了一半。

GND扭连 电阻对比 双线vs单线 .jpg (56.61 KB, 下载次数: 125)

单端全屏蔽铜管

单端全屏蔽铜管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12 10:22
铜管莲花线,
GND扭连线数 其电阻值对比曲线:
输入1+输出1 = 1+1
输入2+输出1 = 2+1
输入2+输出2 = 2+2

2+2 vs 2+1.jpg (56.62 KB, 下载次数: 158)

扭连线越多 GND电阻越低

扭连线越多 GND电阻越低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13 20:46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2-13 20:48 编辑

毒放的差不多了,准备出产品,让烧友们来评说吧。

材料在路上,到货做好后,挂闲鱼。

烧友们,你们觉得,做多长才比较符合大众呢?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27 00:34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2-27 00:39 编辑

佛度有缘人。

上图,双月铜管莲花线。自行搜闲鱼。
有效使用长度0.5米到0.2米,弯折后可零距离使用。双倍地线设计。



目前仅此一对。卖掉后,我还得自己再做一条呢。


有空研究一下,做做铜管耳机线,就是不知道给那个耳机做。



003双月双地线.jpg (189.61 KB, 下载次数: 145)

003双月双地线.jpg

002两倍地线 更深沉的GND 跑信号 跑干扰.jpg (139.82 KB, 下载次数: 162)

002两倍地线 更深沉的GND 跑信号 跑干扰.jpg

001直管使用范围0.2到0.5米 可以掰弯后 在0.04米内使用.jpg (154.35 KB, 下载次数: 149)

001直管使用范围0.2到0.5米 可以掰弯后 在0.04米内使用.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12-29 10:40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12-29 10:43 编辑

100多年前就有的发明。

一、真正的防火电缆起源于国外,又称bttz矿物绝缘电缆:
1、1859年最早由瑞士发明
2、1934年法国首先生产
3、1936年英国全球最大制造国家,并制定bs6387防火标准。
4、1945年美国通用电缆公司批量生产军用。
5、1951年前苏联广泛应用各领域。
6、1968年上海电缆研究所研制开发用于原子能反应堆堆芯测量耐热电缆,
70年代中期发展电力输送用矿物绝缘电缆,
80年代末实验室研发成功生产,
1987年国内建立首个试生产基地,
1997年国内形成规模生产。
胜华电气投资一个亿,是最早实现批量生产矿物防火电缆的电缆厂之一。
bttz电缆之后改良出扎纹防火电缆yttw,就是上图所示。
二、扎纹铜芯铜护套矿物绝缘电缆型号为yttw;



防火电缆线.JPEG (69.49 KB, 下载次数: 146)

带铜管的电线 搜百度

带铜管的电线 搜百度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5 18:56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8-1-5 19:58 编辑


声音已煲开,透。
准备开启我的线材的旅游。

我出邮费,让我家线材到你家旅游。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5 21:53
双月 准备出门走走,线材要旅游。

006 双月 对比 全屏蔽 铜管莲花线.jpg (177.8 KB, 下载次数: 226)

006 双月 对比 全屏蔽 铜管莲花线.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5 23:44
q6_6per 发表于 2017-11-17 17:59
大铜管做好了。
把左右声道,包括地线,一起塞入铜管。用的是4平方的电线,剥皮后,直接穿过铜管,正好搞 ...

现在,回头来看,这种双芯包在同一根铜管里,听感不佳的原因,可能不是结构问题,而是地线余量不足。

左右两条信号线,结果只配了一根地线,地线拥挤,造成听感差。

所以,不能说这种结构不好,只能说地线不配够,听感不好。

森海塞尔的耳机插头,为什么一粗一细,负极地线比正极信号线粗,也是这个原因吧,地线电阻余量。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17 18:35
终于完成最终版。

铜管莲花线,双地,全屏蔽。

听换气声,很容易。

100 硬管 莲花线 声卡端.jpg (177.62 KB, 下载次数: 204)

100 硬管 莲花线 声卡端.jpg

100 铜管 全屏蔽 声卡端.jpg (150.68 KB, 下载次数: 215)

100 铜管 全屏蔽 声卡端.jpg

101 铜管 全屏蔽 音响端.jpg (131.72 KB, 下载次数: 227)

101 铜管 全屏蔽 音响端.jpg

102 铜管 全屏蔽 音响端.jpg (112.88 KB, 下载次数: 195)

102 铜管 全屏蔽 音响端.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17 18:47
有空还会继续研发。
看到下面两根粗铜管,连接3.5mm转换头了吗。
那就是准备用来替换掉莲花头的。

如果后期顺利的话,会出一款纯铜管的线材。
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连接方式还需要继续摸索。

中心思想是,用易得的工业原料,DIY出优质的音频线材。降低成本,还原音质。

做好最终版后,比较累。休息一段时间在弄。

欢迎大家自行DIY,并提供听感和建议。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18 19:19
全屏蔽硬管,目前还没有煲开。

听感?你猜。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19 22:15
弱屏蔽,听个响,
全屏蔽,听个真。


双月线材 停止出游。
线材我不出了。
谢谢大家的关注。

有兴趣的,请自行DIY。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30 18:33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8-1-30 19:28 编辑

买了根有铝箔屏蔽的0.5米长的铜彩线CC牌莲花线,88元。

对比听音,发现,

1  cc下盘没有了,即是说,低频偏少。但中频突出。
2  cc声音比较散,比较吵。并且,量感要少一些。
3  更进一步的描述是,cc的声音就像隔着一扇布屏风。少了很多小细节。比较粗犷,撼人。

铜管莲花线的声音更紧致,下盘更稳。毕竟能量都约束在铜管里传输。
这又增加了自己对铜管莲花线的信心。

接受定制哈。定价约单根每1厘米1元。
欢迎尝试。可发消息给我。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2-4 22:30
cc下岗了,声音内涵远不如铜管全屏蔽的。
cc听起来有一些激情,但细听,有觉得有点伤耳伤脑,不纯。就像勾兑酒辣喉咙一样。

最后,还是切换回铜管莲花线了。

把接头处,扭得更紧一些,
把铜管拆下了,重新弯好外形,
结果声音变得更好听了,
可能是硬质的管身,强行将铜管挤在莲花头内的地线板上,又进一步降低电阻了吧。

反正,声音纯净透彻。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3-5 12:51
然后呢,
然后,我就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已经好久没有再进化开发铜管莲花线了。

只做了一对短的莲花线,通过加上3.5mm接头,变成了【重型对录线】。

重型对录线 由莲花县转接而来.jpg (174.34 KB, 下载次数: 222)

重型对录线  由莲花县转接而来.jpg

作者: yufengzh    时间: 2018-3-6 10:02
如果你的机器,买个好架子,把各个机器固定摆放好了,然后可以找加工厂,给你做全铜管屏蔽,连插头都可以包进去。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3-11 16:20
换了一条USB3.0线,高频更通透了。

看来,数字线材也对音质有影响。
数字线材良好的屏蔽,用料足,可以降低GND地线电阻,使外置声卡的供电更足,频带更宽。

此USB3.0线,比老线长一倍。但音质却更好。价格75元,台湾造,镀金头。

看来,只要系统灵敏度达到一定级别,任何小的变动,都是可闻的。(含脑放成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1-5 19:48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8-11-5 19:51 编辑

最近做成了接头。可以把铜管对录线用起来了。
听感比原配线好。(因为更短,电阻更低,损耗更少吧。)
而且没有偏音,估计原配线自己有问题。而不是耳机的问题。我说的是魅族HD50.





001 耳机 到 对录线 接头.jpg (99.84 KB, 下载次数: 247)

001 耳机 到 对录线 接头.jpg

002 声卡 到 对录线 头.jpg (83.93 KB, 下载次数: 233)

002 声卡 到 对录线 头.jpg

003 铜管 对录线.jpg (119.6 KB, 下载次数: 250)

003 铜管 对录线.jpg

作者: 完颜阿骨打    时间: 2018-11-5 23:51
有咩有试过钛的声音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1-6 08:20
完颜阿骨打 发表于 2018-11-5 23:51
有咩有试过钛的声音

(1)银1.65 ×10-8
(2)铜1.75 ×10-8
(3)金2.40×10-8
(4)2.83 ×10-8
(5钨5.48 ×10-8
(6)9.78 ×10-8
(7)2.22 ×10-7
(8)锰铜4.4 ×10-7
(9)汞9.6 ×10-7
(10)康铜5.0 ×10-7
【钛】5.4~~6.5 ×10-7
(11)镍铬合金1.0 ×10-6
(12)铁铬铝合金1.4 ×10-6
(13) 铝镍铁合金1.6 ×10-6
电阻越大,高低频损失越多。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8-11-6 21:26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8-11-6 21:34 编辑

把双月铜管线,直接改装成对录线了。

起名叫,双管铜蛇 对录线。

听感飙车,前所未有。要啥有啥。
戴在耳机上,吊着,不太重。移动方便,因为两头是软线,只有中间包裹了铜管,靠屏蔽线接触产生通地。

蛇皮太粗了,只能接入一部分。
有人会说,那不是地线只有一半起效果,错,仅有接头一小段是半效,其余是全效。

我先去听音乐了。







001 双管铜蛇 双铜管 铜屏蔽 对录线.jpg (128.67 KB, 下载次数: 227)

001 双管铜蛇 双铜管 铜屏蔽 对录线.jpg

002 铜屏蔽外皮 直接当GND地接.jpg (165.19 KB, 下载次数: 219)

002 铜屏蔽外皮 直接当GND地接.jpg

作者: jimmyxzy    时间: 2018-11-7 14:35
楼主家里有矿啊,这么多铜
作者: karma2009    时间: 2018-11-7 14:49
一脸蒙逼的进来一脸蒙蔽的出去 不知道的以为是SJB犯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9-8-4 00:12
只发图。

懒得说了。

直连 无焊接 纯工业铜管打造.jpg (230.17 KB, 下载次数: 171)

直连 无焊接 纯工业铜管打造.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9-8-4 00:13


音响用,铜蛇线。


203 蛇线.jpg (232.98 KB, 下载次数: 194)

203 蛇线.jpg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ad.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